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
尋找下一個未來佛-----不要懷疑,就是你! 未來佛我們永遠等著你來;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三線); 初級班報名大約為每年五月

 

噶瑪噶舉 堪布卡塔仁波切開示 —— 臨終口訣:如何投生西方極樂淨土

                                     

                                                    原著:噶瑪恰美仁波切    
                                                    講授:堪布卡塔仁波切
                                                    中譯:堪布丹傑      
                                                    文稿:福德海雙月刊編譯小組
                                                    時間:200710         
                                                    地點:紐約莊嚴寺 

 

接著談到此生、來世以及中陰(注一)這三個階段。我們要專一的、持續的、不間斷地修持到底,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觀想在自己的頭頂上有阿彌陀佛,自己的身體就是觀世音菩薩,在觀世音菩薩的心間有一個「啥」字,心就專注在這個「啥」字上,透過這個方法就是守護自心。「守護自心」就是大手印、大圓滿的修持方式。當你能夠專注在「啥」字上守護自心的自性,很自然的你就能夠達到生圓二次第雙運,這是自然達到之後,在此自性之中進入死亡。

 

所謂生圓二次第雙運指的是不分開的雙運的進入死亡。同樣的,這也是殊勝的破瓦以及入定雙運的甚深口訣。我們可能會以為修破瓦(遷識法)或生起次第就會破壞或傷害圓滿次第。或是懷疑圓滿次第會不會障礙生起次第。事實是不會的,這是一個殊勝的破瓦跟入定雙運的口訣跟法門,這是非常深奧的。所謂的「深奧」指的是這個觀修方法是正確無誤的,是能夠幫助我們達到成就,因此是一個甚深的法門。

 

不過還是有一些意外的情況會發生,即使臨終者生前是有修持的行者,還是有可能在臨終的那一念上出狀況,也就是他不小心起了惡念。這就好像我們的手,當我們的手要做任何動作或表演,都是很自然、自在又方便。但是如果你把手放在水裡,還要做一樣的表演,不但會看不清楚,而且也無法靈活運用。意思是說有的人生前修持得很好、很自在,但是因為他臨終的那一念——臨終跟死亡的那一剎那、那個連接的時刻,因為他的惡緣,比如他生氣了,起了瞋恨心,就算他之前有修行,也會因為他這一念瞋恨心,而無法往生淨土,這是因為他在臨終時因惡緣而生惡念。還有一個情況是他病得太嚴重了,神智不清就像瘋了一樣,因此完全沒有辦法作任何的觀想,由於這樣的情況,所以他沒有辦法專注在生起次第或是圓滿次第的修持上。

 

眾生可以略分為上、中、下二十一種根器,下麵我們要講的口訣是針對最下等的眾生。仁波切說他不知道所謂上、中、下二十一種根器是怎麼分的。總之接下來要談的口訣就是最下、最下等的一個幫助你解脫的口訣。

 

如果你在死亡及中陰的時候都沒有得到解脫——仁波切解釋包括死亡沒有認出第一個基位光明,或是你觀想了「啥」字,但無法專注在上面也沒有入定。其次,進入中陰並沒有得到解脫,這是指在中陰的時候會有各個本尊(Yidam)顯現,但你並沒有認出他們,那麼就要進入下一個——也就是要投生來世的時候——投生的那段時間。如果我們想要有一個真正好的化身、好的來世,那麼我們就要專注在以下這個口訣上。

 

現在我們要專注在選擇來世的投生上,也就是要投生到一個暇滿人身或是投生到淨土的口訣。當你死亡的時候,如果你的破瓦沒有修成,你一定需要接下來的方法;當然,破瓦修成了你就不需要這個方法。在死亡的時候如果你認識了光明,你就不需要這個方法;但是如果你沒有認識,你就一定需要這個方法。如果到了中陰的時候,你認出了文武百尊(注二)那當然很好;如果你沒有認出他們,就需要這個方法。

 

這是指當你在死亡之後的兩個半星期,在中陰身的期間,你才會瞭解你已經死了。這是指在這段時間之前你都還一直執著,你以為你還是生前那個身體——重病的或是神智不清的身體。但是到了兩個半星期之後,你會瞭解你是在中陰了,原來自己已經真的死了。所以在此時你已經不再屬於以前那個身體,你完全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了,是意生身的身體。此時你具備了有漏的神通,而且這個神通非常的清晰。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有漏」的神通,「有漏」是指還有煩惱,這種神通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但是生前為什麼沒有辦法展現呢?因為我們有血肉之身的障礙,被系縛住了就沒有辦法展現出來;當你是意生身的時候,自然就具備了這種「有漏神通」。但這並不是「無漏」——沒有煩惱已經得到成就的神通,這是不一樣的。這裡是指「有漏」本具的神通力量,這種神通能夠讓你沒有障礙很自由的到任何地方去,只要你一動念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因為你不再有血肉身體的限制,所以你的意念想要到那裡,你就能夠穿過山、穿過水、穿過一切而到達。這種有漏的神通,除了中陰的眾生具有之外,很多鬼類眾生也有,因為他們並沒有血肉之身,所以具有這種有漏的神通。

 

當你發覺原來你已死了,當你知道這一點之後,你的心是非常的痛苦,而且你會對你生前的這些親朋好友產生很大的寄託跟期待,此時你的心會繫念著他們,你會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你。尤其是藏地的傳統,在四十九天當中親人會請很多喇嘛或仁波切來為亡者修法,像是蓮花生大士、大日如來等超薦的法門或是彌陀法,這時候你的心會寄託在這上面而舍不下。又因為這時候你是有神通的,會很清楚的想起過去所造作的過患,因此你會感受到自己的罪是這麼地深重。你很清楚的知道過去造了什麼樣的惡業,會導致什麼樣的果報。同時你也會看到自己今生實在造了太多的罪業,而且也看到自己沒有好好的修持,做的都是惡業,因此你會生起很大的慚愧心。

 

尤其在中陰的時候,你會很擔心閻羅王派遣侍者來找你,所以你會非常的害怕。同時你會對為什麼我在今生沒有好好把握時間修持正法感到非常後悔。同時你也會很貪著、留戀你的家、你住的地方還有你生前受用的財富,這一切你都會很貪著。尤其你對生前這些親朋好友會很悲痛、傷心。雖然此時你可以前往淨土,這對已經是意生身的你是非常容易的,事實上這時候你只要一動念,剎那間你就到了淨土。但是因為貪著的這一念心,所以你不會想要去那麼遠的地方。你會想你不知道怎麼去,所以就不去了,而且會貪著留戀你原來居住的地方,並且會想要趕快就在這個地方投生,為了得到一個身體就投生去吧!會起這樣的心。你可能會想:“等我投生之後再好好的修持佛法,而且要趕快投生,不能再等了,因為再等閻羅王就要派侍者來抓我了。”你已經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多少的善業、多少的惡業,事實上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惡業是比善業多的,所以你非常害怕痛苦,因此你急於想要找到一個投生,那麼你就會到處去找。如果這時候你能投生為人那當然很好,因為你很急,你會覺得只要能投生就好了,所以可能會不小心投生到惡道去。因為這時候你的心非常急、非常害怕,甚至你看到石頭或是地上有任何一點裂縫的地方,你都會想要鑽進去。

 

噶瑪恰美仁波切接著開示:當你經歷到以上的情況,那麼接下來的口訣你一定要好好地憶念。堪布仁波切補充說這一段的過程是你往生兩個半星期後,你會覺知到自己已經死了,就在你有恐懼心的時候,你就需要以下的口訣。

 

「耶瑪基虛」這是一個嘆詞,意思是真是可憐啊!嗚呼啊!我自己真的是可憐啊!我歷經長久的時間,經過多少的劫數,都在輪回當中一直沒有解脫而且受著這麼多的痛苦。過去有無量的佛來到人世間開示佛法,我當時卻沒有得到解脫,實在是惡業深重。或許當時我也聽聞了佛法,但沒有真正如法修持,或是不正確的修持,因此沒有得到解脫,自己真是惡業深重。我在這麼多次的輪回當中不斷的生生死死,而且不是一次兩次,不是幾千次、幾萬次或是幾億次而已,而是無量次數的去感受生死的苦,但是我還是這麼不害怕輪回的痛苦,我的心是不是腐爛掉了?再繼續這樣下去,我就只會在惡道當中流轉,這實在是無法忍受的痛苦。就算是投生到天道也是如夢幻一般,當這些樂結束後還是要到惡道去。

 

此時你可能會想,投生到人道也不錯,但事實上現在已經是五濁惡世教法末落的時代了,如果你投生為人很容易造惡,反而要忍受更多的痛苦,事實上這些痛苦都是自招的。我們可以看到就連諸佛菩薩要利益眾生都是那麼地困難,而凡夫如你,還想要利益眾生嗎?這實在是不可能的,只會讓你造更多的惡業而落入惡道當中。所以此時你要很堅定的告訴自己:“我絕對不要再來輪回。”就藏文的說法是你要很堅定的發誓,這種詞彙就像我們平常口語上說的:“我死也不做這件事情,打死我也不幹!”就是這種感覺,你要告訴你自己,我死也不再去輪回。

 

如果不去輪回,那你要去哪裡呢?你要到一個完全遠離痛苦而且能夠成就究竟快樂的地方,這就是極樂世界。除了這個地方,你沒有要去其它地方了,你一定要很堅定的發這個誓言。在一生中,你的心最寄託著、你最想念著的上師、本尊,還有你一生當中一直修持的、持誦咒語的護法、空行,這時候你要向他們作呼喊,你要告訴他們你現在就在中陰之中飄流著,你們有看到我嗎?請不要忘記你們救度眾生的誓言,請你們以廣大的利益眾生的力量,此時請你們來到我的跟前,請你們帶領我、指引我到極樂淨土去。此時,你要不斷、不斷地向你的上師、本尊跟以前你修持過的一切護法,對他們做這樣的祈求跟呼喊。

 

「呼喊」是為了什麼呢?為什麼這個呼喊會有用呢?如果你生前是修持藥師佛的行者,你是向藥師佛作祈請的行者,此時透過你的呼喊,就如同《藥師經》中所談到的會有八大藥師如來到你的跟前,帶領你去極樂淨土。如果你是修持護法的,譬如四臂瑪哈嘎拉(大黑天)或是其他護法,你在此時向他們呼喊,他們會前來帶領你到極樂世界去。這在四臂護法續典當中,以及其他護法續典當中都有清楚的記載。

 

接著噶瑪恰美仁波切說,如果你是一個違犯三昧耶戒的人,你會看不清楚這些,譬如你是修藥師佛,或修四臂瑪哈嘎拉,本來透過呼喊他們會來到這裡帶領你。但因為你違犯了三昧耶戒(注:誓言),這時候你看不到這些本尊。在中陰的境界中,是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所以你分不清楚西方到底是在哪裡。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你虔誠的祈願、呼喊跟發願的力量。尤其你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的專一、殷切的呼喊,祈求的心,你一定能夠投生到極樂世界去的。這一段是針對即使是違犯三昧耶戒,只要你能專一祈請,也會往生的。這一段在大悲觀音的續典中有記載。同時也在蓮花生大士所著作的典籍《瓊布朗巔》當中也有提到過。

 

依據顯宗典籍記載,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它在多少恒河沙數之外的地方。是不是這麼遠我就沒有辦法投生呢?這是不用擔心的,為什麼呢?因為以你現在的情況,你是能夠馬上到的,因為你現在是意生身,只要動一個念頭,馬上就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此時你絕對具有這樣的能力,重點是你不要再貪戀、執著,也不要再有任何的疑惑。這裡的貪戀跟執著是指你不要再貪戀你的親人、你以前居住的地方,也不要再執著任何的財物,更要捨棄一切的疑惑跟懷疑。舉例就像是大鵬鳥,大鵬鳥只要出了網就得到解脫,它不會再留戀它的網,一心就是要往天空飛去,它沒有要去其他地方。你也要像大鵬鳥一樣,不貪戀任何東西,直接的往極樂淨土而去。當大鵬鳥飛到天空時,它不會滯留在天空,天空也不會幹擾它,它會往它的目的地直飛而去。同樣的,你也要像大鵬鳥,除了飛出去不留戀外,在天空翱翔的時候直接就往目的地而去——極樂淨土。

 

然而,當你往淨土去的時候,一路上你會遇到一些障礙,你生前的父親、母親或是你認識的親朋好友,他們會喊你,他們會對你喊著說我們都在這裡,你沒有看到我們嗎?你不要自己走啊!你不能捨棄我們,你要回來啊!他們會這樣喊著你的名字,而且是非常悲痛的喊著你的名字,叫你留下來。這時候你要知道,事實上喊你的這些人既不是你的父親也不是你的母親,更不是你的親朋好友。喊你的是魔鬼和邪引的化身,他們要來障礙你的解脫道路。「邪引」是要來引導你到一條不正確的、邪惡的道路的魔鬼的化身,就是要障礙你去淨土的魔怪,所以你不要理他們,這是你要認知的。這時候你一定要記住不要回頭看、也不要回答。你就專一的把握住你的心智,你只要前往阿彌陀佛的淨土見到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你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心中除了想著極樂淨土的喜悅快樂之外,其他一切世間的貪著你都不再有了,也不再生起,如果你能這樣做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怎樣的情況呢?你會看到阿彌陀佛,他的顏色像紅寶石一樣,放出紅寶石的光芒。當你一見到他,你就被阿彌陀佛的光芒照射到了。在極樂淨土並沒有特別區分日夜,阿彌陀佛的身的光芒普照一切,同樣的,他的光也照到你的意生身,當你被這個光照耀到了,你身體的業、煩惱當下就得到大部份的清淨。同時當你見到阿彌陀佛身後的菩提樹,無量的功德就在你的心中生起。也就是當你到了極樂淨土,你見到阿彌陀佛,被他的光照射到的時候,你一切的煩惱跟業力就得到清淨。同時由於你看到他身後的菩提樹,一切的功德就在你自心得到了增長跟開展。同時這時候,接著你會看到一個含苞的蓮花,你一看到就會說那就是我。當你這一念生起的時候,馬上就會投生在那個花裡面,也就是你捨下意生身,進入蓮花化身。在這裡一出生你就長成了。不像世間,你還要從嬰兒慢慢地長大;在這裡,你直接就具備了莊嚴相好的身型。

 

但是如果這時候你還有一點點懷疑,我是否真的能生在這裡?如果有這種懷疑,你就會在花包中五百世的時間。也就是你還是在極樂淨土,但是花苞不會打開,你無法見到阿彌陀佛;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疑惑,一投生之後,這個花苞就直接打開了。打開之後你可以向阿彌陀佛作供養,聽聞他說法,而且你會得到阿彌陀佛授記,說未來你將在哪裡成佛,成佛的名字是什麼等等。因為你投生到了極樂世界,一切罪障都得到了清淨,所以你不會再落入輪回當中,這時候你具備了神通的力量,所以你能夠幫助跟你有任何關聯的親朋好友及眾生,你能夠帶領他們到極樂淨土。不要說是你認識的在人道的朋友,就是在地獄道或中陰的眾生你都可以帶領他們得到解脫。

 

接下來是有關往生淨土的情況跟條件。除非是舍法——謗法,或是造了五無間罪的這些人之外,如果你具備了:第一發菩提心,第二發心要往生極樂淨土,第三你對阿彌陀佛有專一的信心,第四你的善惡業兩者當中,你的善業比較強,同時透過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及以上的特殊口訣,並且你對阿彌陀佛的淨土沒有任何的疑惑,這樣一定可以往生極樂淨土。

 

相對而言,如果沒有發心、也沒有發願往生淨土,沒有發願往生淨土代表你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自然不會想去。其次,如果你的罪業太重是沒有辦法投生的,更何況你完全不認識佛法,沒有經過修持,那是不可能投生的。但是如果你接受灌頂,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聽過一些阿彌陀佛的利益,透過回向的力量,在你的業力結束之後,你還是可以投生的。

 

接受灌頂是指有受一些大仁波切的結緣灌頂——很多人一起參加的大灌頂的,可能在灌頂時,你聽聞到上師殊勝的名號,你也聽聞極樂淨土或阿彌陀佛的名號,或是有關的利益等等。透過上師的發願祝福所有與會參加灌頂的大眾,願他們都能夠往生極樂淨土。因為上師大願力的祝福,你聽到了而且在心中種下了種子,你一定會往生極樂淨土的。這裡所謂的往生極樂淨土,不見得是指你今生一臨終就往生極樂淨土,而是指你種下善的種子,慢慢等你業力全部清淨了,最後一定可以往生淨土。以上談到的在一個叫《哲巴透秋瑪》的祈請文,這是由第八世大寶法王密覺多傑所寫的,《四座上師瑜伽》的法本當中也有提到這段話,只要有人念頌了這個祈請文,就算是畜生聽到這個名號、這個祈請文,最後當它的業力盡了,它也是能夠投生到極樂淨土。

 

總結的說,你僅僅只是接受了這個灌頂,或你僅僅只是聽聞到佛的名號,或是你見到父子眾——父就像是大寶法王噶瑪巴,子就是他的四大心子(夏瑪仁波切、大司徒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及嘉察仁波切),見到了他們的容顏,見到他們的樣子,僅僅是如此,你都能夠無錯誤的投生到極樂淨土。這只是在你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但並不代表你今生馬上就投生極樂淨土,而是未來你會投生到淨土。因此任何一點小小的善行都有可能幫助我們投生到極樂淨土,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說明:以上這些內容是由於精進大海之祈求所給予的回答,是釋迦比丘——拉噶亞瑟——噶瑪恰美仁波切在馬年的世宿月十一號,將顯密口訣一切的精要集合起來,他並沒有作任何準備,而是當下即刻就從他的口裡即興的說出來的一段內容。由善知識精進大海所記錄下來的。由於這當中不會有任何的錯誤,所以恰美仁波切說他也不需要作任何的懺悔,只要有任何一點撰寫講說的善業,任何人對於這部願文的教授聽聞到、看到,甚至思維到或者碰觸到,在他臨終的時候都不需要再經過其他道,不需要再去輪回而能夠直接投生到極樂淨土,從蓮花當中化生,並且能夠向阿彌陀佛作供養,讓阿彌陀佛歡喜。

 

芒噶朗——一切吉祥!
以上摘錄自《恰美山居法》第四十三章。

 

注一:一般而言是人死後一直到再投生的這段時間,稱作中陰、中陰身,或中有、中有身。中陰的時間長短不定,一般在49天以內,但偶爾會有更長的。

 

注二:即是一百位寂靜尊與忿怒尊的總稱。其中寂靜尊共42位,而忿怒尊共58位。

 

           ========附錄========

 

                        《求生淨土文》

 

                                     噯瑪吙

 

喔雜 桑結 娜哇 塔也      椰速 卻哦 突桀 遷波
無比殊勝無量光佛陀            右立尊者觀世音菩薩

  

雍突 森巴 透千 突浪      桑結 羌生 巴滅 科吉
左立大勢至等菩薩眾            無量諸佛菩薩眾圍繞

 

得吉 喔擦 巴垛 麥巴      得哇 見歇 洽威 辛康
無量殊勝妙善喜樂之            名稱極樂世界之淨土

 

達尼 迪內 側培 究瑪      皆哇 賢吉 巴瑪

祈願我今由此死亡時            不受其他投生之障礙

 

貼如 皆內 囊特 暇通      得格 達格 悶浪 達巴

生於淨土親見彌陀面            如是我等發願之祈請

 

卻覺 桑結 羌森 湯界      給美 竹巴 欽吉 拉都

 祈願十方諸佛菩薩眾            加持所願無礙皆成就

 

爹雅塔 班紮 只雅 阿哇 布達那雅 梭哈(成願咒)

       (從 噯瑪吙 成願咒 念誦3次)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法語: 如何回向?(非常重要,學佛必知)

1 佛法裏面對於回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回向?回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

2
我們要把自 己修學的功德、佈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回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3
上報四重恩是回向給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回向給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

4
常念三寶 恩、常念眾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國家恩,這是我們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

5
一個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會愈積愈厚,我們常講積功累德,這是累德。

6
這個下濟三途苦,是叫我們看現代的人,造了這個業因, 但還沒有墮落下去的,我們可以幫他忙;已經墮下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沒法子了。

7
回向偈我們天天都念,從哪里下手?要怎麼做法?上報四重恩就要從孝 親尊師這裏做起,下濟三途苦就要從慈心 不殺做起。

8
做的善事統 統回向,就是還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債。

9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叫回向。

10
不回向,你 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範圍的、有限的。

11
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12
做任何善事 都回向,則功德無量。

13
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

14
我們修行, 不是為自己修,而是為眾生修;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5
我們以智慧善巧方便將佛法傳播,推薦給一切大眾;這樣去做,做了不求人間任何的福報,只有一 個目標,求生西方淨土,這叫回向。

16
念佛這個法 門,經上還有說這個法門叫不回向法門

17
為什麼叫不回向法門?因為念佛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換句話說,他雖然不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向。

18
我們斷惡修 善不是為自己,破迷開悟不是為自己,成佛也不是為自己,乃至於我們生活、吃飯、喝水也不是為自己;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9
有恩的,我回向給你,這是
報恩

20
有怨的,我回向給你, 這是
解除怨結

21
冤業病,是冤親債主纏身。以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這是調解。他若接受,問題就解決;若不接受,就有麻煩。

22
佛教我們每 天念佛、聽經,都將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明瞭,我們成就了,就是報恩、還債;這樣,就可以減少冤親債主的障礙。

23
我們拜佛、誦經、念佛,都希望回向給曆劫冤親債主,更應當發願:將來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首先我來度你們

24
超度不需要具備什麼儀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誠心誦經念佛,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25
回向,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心才清淨!

26
回向的意義 是作而無作,我所作的這個無心,就當作 沒作一樣。

27
如果你做樁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沒有了,又迷了,愈迷愈深。

28
回向是幫助 你覺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統統不要,統統把它忘掉。

29
福報、善行,是一切眾生的,不是的;把給 忘掉,這叫做回向。

30
人生很短! 在這極短的時光當中,我們要能忍受,縱然有福,不能享盡!

31
我們要認真修福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回向求生淨土,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臨終時候清清楚楚。

32
福報享三成 就夠了,其餘的佈施給一切眾生,回向無上菩提,這才是求生淨土唯一正確的方法。

33
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回向。

34
回向裏面第 一個是常隨佛學,這一條就是回向菩提;恒順眾生,這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35
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菩提是覺,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徹大悟。

36
學佛一定要找一個榜樣,最好的榜樣是佛。一切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是最殊勝的榜樣,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彌陀的讚歎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我們跟誰學?跟阿彌陀 佛學。

37
我們學佛要 以佛做標準,我們要跟佛學。佛不在世了,那我們依靠什麼?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經典,經典就是佛 的法身

38
我們除了學佛之外,還要面對社會的現實。在現實社會裏,我們如何來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來過我們現前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
恒順眾生,這個日子過下去才沒有障礙。

39
要順他,不能不順。順的裏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順,是要有理性的順,這樣才沒有錯。

40 “
恒順眾生
眾生無論作善作惡,你 要能夠忍得過,你要能夠在這個境界裏頭如如不動,這就是恒順眾生

41
唯有恒順眾生,心裏才不起煩惱,心才會平靜。眾生惡,旁敲側擊誘導他,實在不能的,隨他去!幾時他回心轉 意,幾時再來度他。

42
普皆回向是總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同生淨土。

43 “
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淨無為。

44 “
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開;
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 性

45 “
普皆回向
心量拓開跟虛空法界一 樣,這樣的功德才是圓滿功德

46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 苦,將無量劫的恩人、冤親債主都包括在其中,這是最圓滿的回向。

47
很多念佛人 雖然天天念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那是 口皮上的發心,心裏是實在不想去。他們發的是凡夫心,沒有發菩提心。

48
要真正發心願生西方,那才是無上的菩提心;這個心很難發,為什麼?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貪嗔癡慢、是非人我統統捨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極樂世界。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修: 抓與放

 第七世 竹慶本樂仁波切

 我有一次在機場買了一件襯杉,因為我已經旅行很久了,我必需要換件衣服。我找到一件很棒深藍色的衣服,我就穿上它,也沒仔細看看。然後當我坐在飛機裡的時候,我看見這件衣服的袖子上畫著一條魚,而且下方寫著: “抓與放”。我覺得很棒,這像是 宇宙傳來的訊息,不知如何,我就穿著如何利用心來禪修的教導在身上。而這就剛好是我這次旅行要給的教學。

你也可以用這句話在你平常的禪修練習中。抓住你的念頭,然後放掉它們。你在它們丟回去之前,不用去奮力打它們的頭,也不用試著要去消滅它們。你就只要承認每一個念頭,然後讓它們走吧。

 禪修的練習是建立在一步一步的了解自己。你要怎麼做呢?就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內心。通常,心是個念頭形成的旋風,說禪修就是練習讓這旋風靜下來,與幫助我們培養出心的平靜狀態。我們的心不單單只有忙著在想,我們通常想過去。想未來。我們不是在重溫過去的夢,就是在幻想明天或十年後會發生什麼,然後開始計劃著。我們通常一點點”當下”都沒經驗到。我們不能改變過去,而未來也都在我們之前--我們不可能可以到那,你有注意到過嗎?這個過程一直走下去,我們的心從來沒有休息過,從來沒有舒服的坐下然後感到放鬆。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坐下禪修(靜坐),我們越來越熟練在抓住念頭再放掉它們。逐漸的,我們的心開始自然的放鬆到一個平靜狀態。這非常的棒,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完全的體現在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沒有被拉到過去或末來,我們就在這,那個我們真實生活的地方。在當下的意思,簡單來講就是清醒,和覺知自己與周遭環境。這就是平靜與滿足的開端。

 

 坐下禪修(靜坐)

最有效的一個禪修方法就是跟隨呼吸(數息)。一開始,你簡單的坐成一個禪修的姿勢,然後看著你的呼吸。沒有其它的事可以做。你就自然與輕鬆的呼吸,不用去改變你原有的呼吸。然後開始把專心在你的呼吸,專注於鼻子的吸氣與嘴巴的吐氣。這樣有種你真的在感覺你的呼吸的感覺,就感覺那個瞬間。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不是只有在看著你的呼吸。當你在練習中安定下來後,你就成為了你的呼吸。當你吸氣時,你可以感覺到它,而且你也與它合一; 然後當你呼氣時你也感覺到氣息,你也成為了它。你就是呼吸,而呼吸就是你。


 

 

當你開始放鬆,你開始去欣賞當下,現在這個時刻。呼吸只會在當下發生。吐氣,一個時刻就過去了。吸氣時也一樣,又一個時刻在這。欣賞當下也包括了欣賞你的世界,你的存在,你的整個環境,對你的存在感到滿足。

 

  如何開始

要開始一座坐下禪修,首先,你需要一個舒服的坐位。你可以用任何夠堅固,能夠支撐你坐直的坐墊,你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重點是你要坐的放鬆,但脊椎要直。當你坐在坐墊上時,雙腳盤坐; 坐在椅子上時,兩腳平穩放在地上。你可以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膝蓋或是大腿上; 你的眼睛可以半開,同時直視前面下面一點點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你的姿勢是要垂直且放鬆。一旦你坐的很舒服的時候,重點就會開始顯現 : 讓你的練習可以完全專注。


 


 

抓住念頭

當你禪修時,你心中的聊天室會自然打開,而且你會有很多的念頭。有些念頭會看起來比其它的重要,而且還伴隨著情緒。而有些會與身體的感覺有關,像是感覺到膝蓋、背或是脖子的疼痛。而那些你不能等待的事,它們會用極端重要的感覺去衝擊你。像是你忘了去回覆重要的e-mail 、你必需要回個電話或你忘了你媽媽的生日。這些念頭會出現,但不是從你的坐墊上跳起來,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認出它們。當 有個念頭試著要讓你分心,你只要說,”我有了個忘記媽媽生日的念頭。”你只要單純的去抓住你的念頭,承認它,然後放掉它。靜坐時,我們平等對待所有的念頭,我們不用給某些念頭多一點的重要性,反之,如果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會失去專注與我們的心就會跑掉了。

 

你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我會在應該要專注在討論禪修時,提到念頭?念頭值得特別討論是因為我們常常會忘記練習禪修就是在體驗我們的念頭。我們可能覺得,禪修就是要完全的沒有念頭與我們的心要完全的平靜,但這是個誤解。這更像是個結果而不是過程。禪修中”修”的部分,就只是把在我們前出現的東西與我們產生關聯。當念題升起時,我們看它,認出它的顯現,讓它走,再放輕鬆。這就是”抓與放。”


當我們禪修時,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覆這抓與放的步驟。在某一分鐘,你正把你的心安住在呼吸上,然後一個念頭突然出現而且讓你有些分心。此時,你看著這念頭,放掉它,然後回到你的呼吸。又一個念頭出現,你看著它,然後放掉,再回到你的呼吸上。正念,抓住你的念頭,讓它像你回到當下與某個程度的專注,或是不分心。你可以經由重覆的練習來加強你的專注力,就像你每次透過運動你加強你的肌肉一樣。

 

記住,當你用心在這樣練習的時候,你的心與很多會用不同方法來影響你的條件有所聯結。所以,不要期望你的禪修常常都是一樣,或是要求它們依照某個時間表來進行。也不要因為在禪修結束時的起伏而感到喪氣。你不是要把他們看成你禪修無望的象徵,而是要把它們看成更應該要去做禪修的提醒,與因此禪修是如此的有幫助。


高度的專注力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最後,無論如何,你會看到你的心都會待在你放的地方。禪修與培養心的力量不只是個很棒,靈性的活動。它事實上是對我們要學習與完成的任何事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當你的心開始變的清明,你更可以感受到每個時刻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可以開始看你的人生-你的真實人生,當下-是比你所曾有的念頭都更加的有趣。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想了解紫竹林精舍是甚麼樣的道場嗎?
你想了解紫竹林精舍的師父的行事風格嗎?
你想了解什麼是佛法嗎?
你想了解紫竹林精舍是如何以深入淺出來闡釋佛法嗎?
你想了解紫竹林精舍是如何讓你找到安定的心嗎?
請大家有空到紫竹林精舍弘化堂找師父聊聊,
當然最好就是親自來報名讀佛學研讀班,感受師父的魅力,
佛陀的法力,護法龍天的神力,還有同學間和諧力,培福時的柔軟力,只要你來讀就會有這五種力的加持喔!
現在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正在招生,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http://www.gaya.org.tw/zizhulin/101file/101cal.htm
初級佛學研讀班報名,5/17.5/18.5/20.5/22。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師的出現取決於宿世的因緣與深厚的法緣 --- 蔣貢康楚仁波切 開示

今天我們來此聽聞佛法,首先要有正確的心態,那就是我們來此聞法乃是為了利益所有眾生,這是最基本的菩提發心。

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老師。沒有老師從旁協助指導,我們很難適當地學到正法。佛陀的法教雖然本質精義都相同,都是為了引導眾生開悟,但也細分為不同的層次。有些是針對初學者,談的是相對理論的教法;有些絕對實相的教法,則是適合較高根器者。因此,在善巧方便上,便依不同根器眾生施以不同教法,而為了確切瞭解這些教法,老師的指導便變得非常重要。

岡波巴的《解脫莊嚴寶鬘》中提到,成佛的基礎在於我們本具的佛性,而其所賴的則是珍貴的人身,因此精神導師就成為必要的條件之一。他能指導我們不同的成佛方法,經過菩薩境界的五道十地而終究開悟,證得法身,實踐佛陀事業。

當我們談到老師時,有某種不同的關係。第一種就是一般的老師,他因本身具有較多的知識,因此可以教導我們。第二種是屬於菩薩層次的老師,他不但可以教導我們佛法,還可以使我們趨入正道。第三種最為殊勝,是像佛一樣的老師,他不僅可以教導我們佛法,更可以引導我們自己解脫。

依金剛乘說法,“上師”是指剛才所提的第三種。我們要把上師當作佛陀般在世,並且具足信心,視上師為三世諸佛的總集化現,這點非常重要。不過在你能完全瞭解其意義前,尚無須強求自己這樣做。

有一位金剛上師是相當重要的事,因此,很多人在一進入金剛乘後,便立刻快速的想找到一位上師。但事實上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上師並不是“尋找”出來的。我們當然需要一位元上師,但除非像那洛巴親見空行母,告知他上師是誰而去尋找外-除非是像這類的事,當然與我們一般人不一樣,否則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尋找上師。上師的出現取決於宿世的因緣與深厚的法緣,只要對上師有信心,其關係將很自然成熟發生,而不需在什麼條件之下造作產生。

瞭解金剛上師與一般老師有何不同,是很重要的一點。老師是就一般教導我們者而言,而上師則不僅教導我們做什麼、如何做,並且藉著他的教法、他的一舉一動,透過不同方式使我們獲得啟示,進而啟開了悟我們的自心本性,也就是說,上師有能力轉化弟子,令其開悟解脫。 因此金剛乘的修持中,最重要的是上師相應法或上師祈請文。藉著此類修法,可讓我們對傳承以及與自己有法緣的上師產生虔敬心,並且促使宿世因緣成熟。一旦生起了真正的虔誠心,再加上傳承加持力,我們與上師的關係自然就會聯繫上。虔敬的心就像戒子的環,加持力就是一個鉤。如果沒有環,是無法鉤住任何東西的。同理,沒有虔敬心是很難獲得加持力的,但一旦獲得加持力,佛性便會自然迅速覺醒,傳承祈請文的修持便是要發展我們的虔敬心。噶舉歷代祖師的傳承加持力量非常強大,如能生起真正的信心與虔敬心的話,便自然能得它的加持而證悟。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修行者來說,尤其是噶舉傳承,上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啟發教導是絕對必要的,否則弟子易落邪見。另外,修持並非某些我們可以從學校學到的表面東西,金剛乘中一切的修行技巧方法,均有賴上師的加持,否則以本尊法為例,不論我們花多少時間,也無法相應,因為一切的本尊與上師是無二分別的,而金剛乘的殊勝即在於其毫無間斷之傳承,也就是加持力的根源所在,此傳承加持力的根源所在,此傳承加持力讓我們易於圓滿成佛之道。簡而言之,為了正確的修習金剛乘,我們應對傳承以及自己的上師有所瞭解並深具信心。

四加行的最後一個加行就是上師相應法。未來我們是否能更深人修行本尊法、大手印、那洛六法等等,端賴我們對傳承與上師的虔誠心有多少,依此,圓滿上師相應法便愈顯得重要。有此說法:了悟的程度依其信心之多少而定。我們可藉由上師相應法來建立信心與正確的慈悲心,因此每日修習本尊法固屬重要,但姑且不論我們目前與上師的關係如何,則應再修習上師相應法。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處理日久破損的經文、佛像 - 堪布卡塔仁波切開示

請問仁波切:

現在很多報章廣告和宣傳品,甚至貨品的外包裝上都印有佛菩薩的法相或經文。另外也有日久破損的經文、佛像等,應如何處比較好?

 

   答: 在現在的時代裏面因為廣告品、宣傳品非常的多,在其中有很多上師或者是諸佛菩薩的法相,或者是教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因為要讓沒有看到的人、少看到的 人能夠多看到、多聽到,增廣他的福報,這是非常好的。但是就另外一個角度而言,這些宣傳品往往又被丟到垃圾堆裏面,這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仁波切說就他的想 法而言,放火把它燒掉是最好的方式,現在他自己也都是用這個方式來處理。

但是在燒這些東西的時候應當要有一個好的動機。一般來講我們燒東西的時候都是不好的,都是憤怒的,因為那些東西都是很髒、很亂,我們很生氣的狀況之下用火 把它燒掉。當我們在燒這些宣傳品的時候,心裏面的動機應該不是如此,是希望它不要被損毀,要好好的維護這些照片或者是教法,因此用火把它燒掉,不要讓它受 到傷害。或者是人家亂丟,不知道的人踩過去而積聚了惡業,以這樣的動機來放火把它燒掉的話就非常的好。

以前有一個人,他心裏面想做一個小佛像,放在路邊,如果大家都能夠看到能升起恭敬之心不是非常的好嗎?所以他就做了一個小佛像放在路邊。有一個人從路上經 過的時候剛好在下雨,他想這個小佛像在淋雨,這是泥塑的,不是會壞掉嗎?他並沒有帶任何雨具,所以他也淋到了雨,因為怕佛像淋雨太久會壞掉,所以就把鞋子 脫下來蓋在這個佛像上。過了一陣子又有一個人走過來了,一看這個佛像非常的好,但是為什麼用鞋子把它蓋住呢?這個人怎麼這麼壞呢?就把鞋子拿起來丟掉了。 最後這三個人都積聚了廣大的善業,為什麼呢?做法雖然不一樣,但是三個人都是出於善良的心,各自做他們的事情。因為善良的心,所以都積聚了廣大的善業,所 以善良的心是最為重要的。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月開課喔!
高雄 紫竹林精舍 101學年度 兒童讀經班[招生]
◎上課時間 : 每周六上午 9:30 ~ 11:00,為期一年。
(101/08~102/05)
http:⋯⋯//www.gaya.org.tw/zizhulin/101file/1010811_children.htm
-------------------------
高雄 紫竹林精舍 電話:(07)713-3891~3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http://www.gaya.org.tw/zizhulin/
更多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末日之說不攻自破,但為什麼我們會對世界末日之說那麼深信不疑,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心靈有末日,才會相信吧,但朋友們你們想要跳脫
這種不安嗎?讓你的心靈注入一道清涼的活水嗎? 現在住在台中的朋友有福了,
歡迎你踴躍邀請你的朋友來報名參加台中養慧學苑的生命教育課程,佛陀送給你的祝福將在此降臨。
養慧學苑102年度佛學研讀班招生簡章
www.gaya.org.tw/yanghui/school/102yando-pop.htm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欽老和尚給慧律法師的棒喝

慧律法師開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懺公帶領了我們一大堆的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
去參廣欽老和尚,廣欽老和尚就坐在那籐椅上。

那時候我在南普陀佛學院,因為我們總共差不多有二十多個大殿,
大的、小的統統拜,我們沒意見。因為煮飯九點十五分就煮好了,
我們那個院長他又很堅持,要我們十一點十五分才吃飯
台中南普陀佛學院一律持午,一到時間筷子一律統統放下,
持午非常嚴格的)。冬天寒流來吃下去一直腹瀉……
我們因為剛剛出家作沙彌,就對院長有一點意見。
為什麼九點十五分就煮好了,念經念這麼久呢?
十一點十五分才給我們飯吃,我們要熱一熱,院長又罵。

這一點事情我就耿耿於懷,因為剛出家實在是想不透。去拜訪廣欽老和尚,
我就把這個事情對老和尚說:「老和尚,我們這個院長,老是九點十五分
就煮好了,十一點十五分用冷飯冷菜給我們吃,
吃得南普陀佛學院統統腹瀉,尤其我瀉得特別嚴重。」

講到這裡,廣欽老和尚一下子就:「住口。」
我看老和尚很凶嚇一跳,「不要講別人用冷飯給你吃,
你要說你沒有福報吃熱飯。」原來是這樣子,是,是。
因為他是老和尚,很偉大,他是開悟的聖人。要常常這樣想,知道嗎?
不要每次都說別人用冷飯給你吃,你要告訴自己你沒有福報吃熱飯。

我現在什麼事情統統用老和尚這一句話。
要是有一個很稀奇古怪的工作人員我不恨她,我沒福報請到好的工作人員,
都是請到一些不敬業的,沒辦法。用廣欽老和尚這一句話:她鬧,沒關係,
是我修養不夠,她有資格鬧,沒問題。很好用的,我統統不會煩惱。
有時候用老和尚幾句話,真的挺好用的。
所以一句話你就知道,什麼都要回歸自性,完全是你心的問題。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師十二神將

十二神將護眾生

佛法以安頓身心、覺悟解脫為要,諸菩薩則慈悲祝福世間眾生,其中藥師如來的法門即以守護

芸芸眾生聞名。

藥師如來有十二藥叉神將,他們的大願是守護世間眾生,幫助眾生消除諸苦,將淨土的氣息帶

來五濁的人間。

有十二位藥叉神將,發願擁護藥師法門,利樂有情。《藥師本願功德經》:「此十二藥叉大將

,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

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

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

根據『藥師觀行儀軌』等佛典所載,這十二神將在十二個月份裏,輪流率領眷屬守護眾生。

茲列舉《藥師經》各譯本所載十二神將名如下表,並附以十二神將之十二支、本地、身色及持

物︰

藥師經

七佛經

消災軌

十二支

守護本尊

身色

持物

宮毗羅

宮毗羅

金毗羅

亥神

彌勒菩薩

大刀

伐折羅

跋折羅

和耆羅

戌神

大勢至菩薩

寶劍

迷企羅

迷企羅

彌佉羅

酉神

阿彌陀佛

獨鈷(棒)

安底羅

頞陀羅

安陀羅

申神

觀世音菩薩

寶珠

頞你羅

末尼羅

摩尼羅

末神

摩利支天

執寶弓

珊底羅

娑底羅

素蘭羅

午神

虛空藏菩薩

執螺貝(劍)

因達羅

因陀羅

因達羅

巳神

地藏菩薩

三股戟

波夷羅

波夷羅

婆耶羅

辰神

文殊菩薩

寶鎚(弓矢)

摩虎羅

薄呼羅

摩休羅

卯神

藥師佛

寶斧 

真達羅

真達羅

真持羅

寅神

普賢菩薩

寶珠

招杜羅

朱杜羅

照頭羅

丑神

金剛手菩薩

寶劍

毗羯羅

毗羯羅

毗伽羅

子神

釋迦牟尼佛

寶輪(三鈷)

 

 以藥師琉璃光如來法門而言,申年的主尊是觀世音菩薩,太歲神將是安底羅大將,吉祥色為綠

,吉祥物為寶珠、寶鎚。

佛教的太歲

最初的歲字意義是一個月為一歲,一年有十二歲,所以年又叫太歲,意思是“大的歲”。中國

太歲定義最早見於《易經》中。在東漢時的《爾雅》(十三經之一)的【釋天】章裡則正式給

太歲各個名稱,以分別不的年。當時只是名稱,直到後漢、晉代間五德論興起,在中國太歲的

名稱意義開始改變成神的名稱。

 佛教指出天神鬼眾能在人間為福為禍,而藥師佛的觀念是守護生者,阿彌陀佛的觀念是接引往

生善處。所以在藥師如來行法裡面,歲(月)有歲(月)將,太歲有太歲將。每一年太歲神將和月將

由十二藥叉大將輪替,守護學佛的人。其中首領就是官毗羅,他同時也是守護般若波羅的十六

守護神之首。

太歲神將是負責守護眾生的十二位神將中的輪值的總幹事。這十二位神將每個人守一個月,但

是年度總管則是太歲神將。

佛法裡每一年有每一年的主尊菩薩,凡是在那一年生的人他的主尊菩薩就是那一位。這也是真

言門替入壇者找主尊時的第一個方法。

如果用方便說法“守護佛菩薩”的觀念來說,猴年生的人主尊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那一年的

神將就是安底羅。“每一年”又名“太歲”。

祈福方法

想要承佛菩薩之慈悲願力,祈福許願的人,可在本壇登記以由諸菩薩及十二神將守護。首先將

您的許願事項填入(如世界和平、考試、愛情、小孩、健康、家裏的喵喵狗狗),接著選唸經

文一小段,以開智慧、增福報。

自此之後,藥師十二神將即會守護您,每當您心中有佛時、心中映照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即能

開運除厄,吉祥如意。

〔參考資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灌頂經》卷十二;《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

;《陀羅尼集經》卷二;《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藥師七佛供養

儀軌如意王經》。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唯識學專題~《華嚴經‧十地品》導讀 筆記 by 郭周順學長

  •   從研讀班畢業,接著接二連三的共修,現在又開了進階班的課程,讓我們學佛的路能夠一步步往前邁進,身為學員的一份子,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感恩老大在百忙中還是把老爸的電腦弄好了。老眼昏花的郭周順學長,打起字來雖然有如蝸牛爬樹,但我還是願意把上課的心得筆記跟大家分享,一方面砥礪自己上課不能散漫,一方面讓沒來上課而有興趣的同學能同嚐法水。

      帶領我們上課的是上見下晉法師。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見唯識〈心〉學在佛教中所佔的地位!師父說:你發的心是善的,所得的結果就是樂的,善跟樂是如影隨形的;發的心是惡的,所得的果就是苦的,就像牛永遠脫離不了所拉的車。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就無上正等證覺後,所宣說的第一部大乘經典,佛陀因行果德及佛法之浩瀚圓融,如絢爛的眾﹝華﹞般富麗莊﹝嚴﹞,因此先賢有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的富貴。這個富貴不是世俗名利財勢,而是緣於自心本具的富貴,及佛清淨心所顯現的依正莊嚴。

      這部經開始並未流傳於世,因為它是佛陀在禪定中,於菩提場等七個地方,開啟的九個場次的華嚴法會,對象是菩薩、梵天、龍王等。

      我們能夠親聞華嚴經,要感謝龍樹菩薩,他是印度大乘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也是中觀學派〈空宗〉的奠基者。龍樹菩薩自幼聰慧奇悟,在圓滿通達了大小乘三藏的所有經論後,認為釋迦摩尼佛所說的教法尚不夠圓滿,龍王才邀請他到龍宮閱讀他所收藏的佛經,龍樹菩薩才見到《華嚴經》,頌之在心,才重傳於閻浮世間。

      在華嚴經理有一個主角:毘盧遮那佛。兩個配角: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為什麼不是釋迦摩尼佛?其實是一樣的,前者是佛的法身。法身是釋尊自證的圓滿淨德顯現出來,被稱為『毘盧遮那』。

      師父要我們每天至少三次觀察自己的心,心在所緣境〈接觸外界〉當時所產生的是樂受?苦受?還是捨受?為什麼?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初地菩薩修行地圖〈華嚴經 十地品〉導讀 第三單元 by 郭周順學長

  •    如何才能進入初地菩薩的修行?首先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以大悲心為首,深種善根,立廣大志。

       有了基本的入心後,還要勤修善根、發十大願、修十淨行,也就是菩薩的住心。

       初地菩薩當然不能以此為滿足,所以還要有更上層樓的出心,也就是要向上發趣,發什麼趣呢?就是善問〈聞〉、善知〈思〉、善行〈修〉。

       很抱歉,一些名詞我不能一一解釋,因為太長了。

       進入初地菩薩就等於找到了一條康莊大道,豪不留戀的往目地前進,不像凡夫還在輪迴中打轉。師父說了一個比喻:印度水手遠航時都會在船上養烏鴉,遠離陸地時,才把烏鴉放出來,烏鴉不敢遠飛,只會繞著船附近飛,可等烏鴉看到了陸地,就會往路地一往直前不再回頭,水手也會據此找到陸地。初地菩薩就像烏鴉一樣,當牠找到陸地〈目標〉後,就會勇往直前。

       我們看到可憐的人,往往也會發惻隱之心,初地菩薩看我們凡夫呢?引用一段經文:而諸凡夫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惜,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然諸眾生不覺不知。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所以要行菩薩道,首先要有大悲心。

       甚麼是大悲心?師父又講了一個譬喻:母親的謊言:小時候很窮,媽媽當裁縫工,米飯一定要兒子先吃,孩子問媽媽說:媽媽妳怎麼不吃?傻孩子,媽不餓。媽媽煮魚湯,總是把沒刺的魚給兒子吃,媽說:因為媽媽喜歡吃骨頭。上國中時,媽媽為籌補習費,經常作代工熬夜,媽媽說一點都不累。爸走了,叔叔勸媽找一個伴,媽說不喜歡。母親陪兒子參加聯考,飲料都留給兒子,因為媽媽說她不渴。兒子大學畢業賺錢了,母親還擺地攤,兒子想寄錢回去,母親說不需要。兒子拿了博士,要接母親到美國,母親說不喜歡美國。母親病重,躺在醫院,兒子回來探視,母親說:不要哭,媽不會這麼快就走的。

       這是媽媽的心,也就是菩薩的心,這種不為己,為別人的心就是大悲心!只是媽媽是為自己的孩子,而菩薩是為了眾生。

       師父又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做生意老是不賺錢,而且跟家人相處不好,經常抱怨東抱怨西,就跑去問師父:為什麼會這樣?一面抱怨還一面哭。師父說:別人對你不好或做事遇到逆境,正是給你功德財,你應該高興才對怎麼還哭?

       泡菜認為:學佛並非啥事都會一帆風順,或是就不會生老病死,只是當你遇到不如意時,遇到困難時,你能不能坦然接受?還是哭著抱怨?或是把它當成修行的資糧?就像那位師父所說的。

       順便答覆包租婆:進階班的唯識學確是蠻深奧的,泡菜也不可能全懂得,當然很高興把上課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只要了解佛教『』的思想,幾乎所有的經典都在說明這種理論,你就不會認為經典有那麼難了。佛教所謂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凡是一切事與物都是因緣所生,也會因緣而滅,所以我們不要去『執著』,不執著就不會生煩惱。當然也不可能說不執著就不執著,所以我們才要研讀經典〈〉,還要學著無所求的幫別人,或到精舍培福〈〉,一點一滴的累積,儲存功德資糧。不知道這個解釋有沒有一點的幫助?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讀經聲 朗朗悅耳聽
    有人或許認為現在課業中,幹嘛還要花時間去上讀經班,
    又不能增加分數又不能考是前幾名
    但是我們真的讓我們的孩子就在課業壓力下成長以外別無選擇嗎?
    在這裡上讀經班或許不能讓你的小孩分數增加,但可以確定讓你的孩子品德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或許我們應該給小孩一個機會來上讀經班
    以我當志工老師經驗為例,曾經遇到一位小菩薩上課超不專心還會撕書亂動,怎麼坐也坐不住,經過一年後這位小菩薩由於志工老師的關懷及適時鼓勵還有讀經班的薰習,竟然不再撕書,雖然還是會亂動但也有大大的改善甚至還會大聲的去讀經,這種改變都令我感動不已。
    現在兒童讀經班也正在招生,只要在幼稚園中班至國小3年級都可以報名,8/10日之前都可以報名,然而要如何報名呢?
    可以打電話至高雄紫竹林精舍先口頭報名然後再至弘化堂填寫報名表及隨喜樂捐教材費即可,精舍電話為(07)7133891~3
    歡迎大家邀請大家來成就此一勝事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的功德利益,有兩種:一個是現世的安樂,一個是來世的解脫。

    分類:戒定慧 2010/06/03 18:05

    節錄《禪淨雙修》

    淨界法師主講

    我們看淨土的功德利益,有兩種:一個是現世的安樂,一個是來世的解脫。看第一段的經文: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澫益大師說,這段的經文等於是說出了整個淨土宗最重要的心地法門,都在這裏面。若眾生心,這個眾生當然指的是我們這種生死罪惡凡夫,我們這念心夾帶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罪業。但是沒關係,你不要執著它,我們講過,不要跟它走在一起,跟它保持距離,讓它慢慢地沉澱下來。一個有志於求生淨土的人,你一定要跟你的煩惱的心、罪業的心保持距離,不要再隨順它了,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然後呢,在無住的基礎之下做兩件事——憶佛、念佛。我們先講念佛。念佛是一種止——安住的一種念力,當然這個佛號在念佛當中,它主要是靠音聲來攝持我們這念心,就是你要“一句彌陀念誦聽”,你在心中要產生一個歸依的心念,然後透過嘴巴的讀誦來創造音聲,最後你再聽回去。所以打佛七也好,打佛三也好,剛開始你只有做一件事情——聽你的音聲,你的心就跟著你的音聲走。對了,你每一個動作都要聽到你的音聲,這個就是念佛,把心安住在你的佛號的音聲。所以在整個打佛七當中,剛開始你就是創造一個音聲,然後把你的生命投進去。念到最後你身心世界不存在,只有一句佛號,法界一聲。

    這個念佛主要是一種安住的止,那麼憶佛這個是關鍵了,就是平常的觀照。我們平常除了念佛以外,要不斷地憶念彌陀的功德,當然彌陀的本願功德了。憶念彌陀本願功德,這個地方善導大師講得就很清楚了。善導大師在講四十八願的時候,他講到往生的三資糧: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善導大師把這個至心信樂有詳細的發揮。那麼至心信樂在整個善導大師的開示當中,他解釋成為“順從本願”,就是我們一個罪惡凡夫,你時時刻刻每一個念頭要歸順在彌陀本願的座下。比方說,你必須把你生命的功德,我為什麼能夠創造善業?我為什麼能夠拜佛?你要不斷地觀想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你為什麼能夠有今生的福報?你也要觀想這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我們在往生淨土的人,避免去思考自我意識,誒,我自己有這個善業,那就完了。那你就是活在自我意識嘛!那你這個叫順從本願?不是。你順從自己,順從自我嘛!那表示你還有力量來面對生命嘛!那你這個算是什麼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那個三歲的小孩子他沒辦法站,整個身體靠在阿彌陀佛的身上。所以憶佛的意思就是,你不斷地憶佛,你的心跟佛的心是永遠同在一起的。我現在為什麼還能夠走路?因為彌陀的本願攝受。為什麼我能夠拜佛呢?答案只有一個:是阿彌陀佛本願對我的攝受。所以印光大師說,你必須要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必須要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地、毫無保留地投入到彌陀的本願功德海當中,這樣子叫作順從本願。善導大師講出一個標準:你如果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不能往生——抗拒本願!你還活在自我意識,表示你沒有完全投入到大覺海。你認為你福報不夠,不能往生——抗拒本願!你沒有真正地憶念佛陀。所以這個憶念這個憶字,要以善導大師的解釋,就是有順從的意思,順從。你必須把你的身心世界毫無保留地跟彌陀的本願結合在一起,而且是你平常就要有這種心態。所以我們這樣子講,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要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自我意識是非常可怕的。我們捏造一個自我,然後以自我為中心,那你很難跟彌陀感應道交,因為你活在自我意識當中。所以禪觀它要破的就是幫你掃除這個障礙,這個五蘊身心,照見五蘊皆空,我空法空。五蘊裏面它只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一個暫時的水泡、暫時的假相,沒有真實的自我,你很容易順從本願。修般若法門的人,要我們順從本願非常簡單,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身心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們在念佛的當中,除了你一個佛號以外,你的歸依的心、一心歸命的心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你必須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彌陀的本願海當中,那麼依止這樣的心情把佛號提起來。

    那麼這樣有什麼好處呢?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指的是今生能夠見佛,當來指的是臨命終見佛。那麼見佛有兩種:一個是必定見佛,一個是去佛不遠。那麼這一段經文在古德的注解當中有兩層意思:必定見佛叫作顯應,你很清楚地看到彌陀現前給你加持,這在《念佛感應》裏面很多公案;那麼第二種是去佛不遠,它是一種冥應,冥冥當中的感應,就是我們感覺不出來,但事實上阿彌陀佛已經幫我們化解很多障礙了。所以我們有時候覺得好像我們念佛還有障礙,其實你不念佛更糟糕。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來它就對我們釋放一種憶念的力量,所以你一旦憶念的時候馬上感應。馬上感應,但是感應的情況,有一種是你能夠見聞覺知的,有一種是你不能見聞覺知的,叫作冥應。那麼一旦見佛或者是去佛不遠,你有什麼好處呢?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你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力就能夠心開意解,破除一切的障礙,增長我們的善根。這是把淨土的因果表出來,淨土宗的因地就是憶佛念佛,它的果地的功德就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麼這樣的情況講出一個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就是一個作香的人,他本身沒有香氣,但是他經常地跟香在一起,他就沾滿了香氣。香氣如此,光明也是這樣,我們身上沒有光明,但是我們經常跟光明在一起,我們就能夠得到光明。那麼這個就是我們不斷地去創造佛號,然後以一種歸依的心整個順從在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之下。

    當然這個地方所強調的偏重在信心,一種信仰的心來念佛產生的一種現世的消災跟免難。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在台中蓮社有一個佛友叫作李水錦居士,他的母親,李水錦。這個李水錦居士他的母親是受了菩薩戒的。後來這個母親她在七十幾歲的那一時候,她的右邊的胸口長了一個腫瘤,醫生的判斷是肝癌的第三期,這個癌細胞擴散了,已經沒辦法開刀了。那麼這個時候她躺在病床當中非常痛苦,因為癌細胞已經完全擴散了。但是這個人,她對阿彌陀佛的歸依很強。她在六個月當中每天早課跟晚課的時間勉強自己起來憶佛拜佛,不能拜要他拜,不能專要他專。後來有一天晚上十點多的時候,她看到視窗有一道金黃色的光明整個照進來,照到她的身體。這個時候她突然間感到她胸口長腫瘤的地方的皮膚裂開來,流出很多黑色的膿血。那麼她把這個血擦幹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誒,她的精神體力慢慢恢復。結果再去檢查,她的肝癌的腫瘤完全消失掉了。那當然這個是一種必定見佛,就是很明顯的一種感應,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他每一個願都有一種加持力,那每一個願都釋放出對眾生的憶念。那麼這個居士她也釋放出她的憶佛念佛,包括對阿彌陀佛的順從歸依,也包括不斷的持名,結果去觸動了四十八願,對她產生一種強大的加持力而產生一種現世的安樂。在大乘經典上說,佛菩薩他的福報可以跟我們分享,但是佛菩薩的智慧善根不能跟我們分享,智慧你要栽培。但是他可以把他的福報來幫助我們消災免難,這一點做得到的。

    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釋提桓因也是這個道理。這個釋提桓因他五衰相現了,他頭上的花枯萎了,身上產生臭味,乃至於衣服產生了污垢,身上失掉了光明,最後不樂本座。他知道他的天上的福報即將享盡,這個時候釋提桓因就去找大梵天,請大梵天幫他做一些法門,幫他延長壽命。大梵天說這個我沒辦法做,延長壽命對我來說沒辦法。大梵天說,但是有一個方法可以救你,他說釋迦牟尼佛現在剛好出世說法,你趕快去求他!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趕快化成一個人,到了人世間、到了精舍,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壽命剛好快要結束,他至誠地拜下去,念一聲“南無佛”就死掉了。死掉以後,因為他那種強烈的歸依的心跟釋迦牟尼佛的本願功德感應道交。所以他死掉以後變成一個鄉村的一個小豬,他就投生在這個母胎裏面。但是因為他一種強烈的憶佛念佛歸依的心,他那個福報增長,結果那個母豬就像發瘋一樣,到處亂撞,結果就流產了。流產以後,這個釋提桓因那只豬就死掉了。死掉以後,他又回到他原來的位置,又多了一期的釋提桓因的壽命。

    我覺得我們對於佛菩薩的功德沒有拒絕的理由,因為其實十方諸佛菩薩,他們的本願功德都在憶念我們。當然從現世安樂的角度來說,你念阿彌陀佛也好,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你都可以跟佛菩薩感應道交的,這個沒有問題的。只要你真實地順從他的本願,你真實地憶念他的聖號,可能是在明顯中來對你感應,也可能是暗中對你感應。但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存在,我們會覺得有些時候我們求某種事情好像沒有出現,對不對?這個在《攝大乘論》有提到:說你所求的跟你的道業不相應的,佛菩薩不會給你,對你道業沒有幫助的,佛菩薩不會給你。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那麼我們在憶佛念佛當中依止信仰的心肯定能夠見到佛陀,肯定能夠得到破除障礙,增長福報,這是現世的安樂。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自己修悲心──性空法師

      先調自己平靜、穩定,了解心就在這身中,了解身體與心的互相關係,了解身心情況反應在我們呼吸上。先有穩定的身心,接著祝福自己:「願我身心解脫苦」。身體中有緊張、不舒服的地方,就祝福它們,讓它們離開苦。

      我今年兩次到波蘭奧斯基威特(Auschwitz),那裡是世界最大的墳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在那邊用煤氣等方式殺害了一百五十萬人,現在還可以看見零星散置的骨骸。我看過他們用那些人的頭髮做衣服,用骨頭做肥皂。我也碰到一些曾經被迫害的人,他們像動物一樣被關在集中營裡,每天被毆打、虐待,受不可思議的苦。因為有這種摧心刺骨的經驗,非常不容易忘懷。戰爭過後,他們必須努力克服瞋心、害心,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

      他們告訴我:有的人因為無法面對而自殺、逃避;有的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克服傷痛,重新面對人生。唯有面對苦、超越苦,才能活得自在,也只有先對自己慈悲,才有可能發出慈愛他人的力量。

      要分別慈心和悲心的味道如何不同,然後慢慢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味道。悲心的修習與慈心相同,先對自己生起悲心,然後向外擴散,我們的感覺要很穩定,了解慈心和悲心的不同在那裡,慢慢練習就會熟練。
    ------ 摘自香光書鄉《四無量心》p.50-52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