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識學專題~《華嚴經‧十地品》導讀 (轉載98年慈願甲班 郭周順學長)

  •   從研讀班畢業,接著接二連三的共修,現在又開了進階班的課程,讓我們學佛的路能夠一步步往前邁進,身為學員的一份子,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   感恩老大在百忙中還是把老爸的電腦弄好了。老眼昏花的泡菜,打起字來雖然有如蝸牛爬樹,但我還是願意把上課的心得筆記跟大家分享,一方面砥礪自己上課不能散漫,一方面讓沒來上課而有興趣的同學能同嚐法水。

      帶領我們上課的是上見下晉法師。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見唯識〈心〉學在佛教中所佔的地位!師父說:你發的心是善的,所得的結果就是樂的,善跟樂是如影隨形的;發的心是惡的,所得的果就是苦的,就像牛永遠脫離不了所拉的車。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就無上正等證覺後,所宣說的第一部大乘經典,佛陀因行果德及佛法之浩瀚圓融,如絢爛的眾﹝華﹞般富麗莊﹝嚴﹞,因此先賢有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的富貴。這個富貴不是世俗名利財勢,而是緣於自心本具的富貴,及佛清淨心所顯現的依正莊嚴。

      這部經開始並未流傳於世,因為它是佛陀在禪定中,於菩提場等七個地方,開啟的九個場次的華嚴法會,對象是菩薩、梵天、龍王等。

      我們能夠親聞華嚴經,要感謝龍樹菩薩,他是印度大乘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也是中觀學派〈空宗〉的奠基者。龍樹菩薩自幼聰慧奇悟,在圓滿通達了大小乘三藏的所有經論後,認為釋迦摩尼佛所說的教法尚不夠圓滿,龍王才邀請他到龍宮閱讀他所收藏的佛經,龍樹菩薩才見到《華嚴經》,頌之在心,才重傳於閻浮世間。

      在華嚴經理有一個主角:毘盧遮那佛。兩個配角: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為什麼不是釋迦摩尼佛?其實是一樣的,前者是佛的法身。法身是釋尊自證的圓滿淨德顯現出來,被稱為『毘盧遮那』。

      師父要我們每天至少三次觀察自己的心,心在所緣境〈接觸外界〉當時所產生的是樂受?苦受?還是捨受?為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