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地菩薩修行地圖〈華嚴經 十地品〉導讀 第三單元 by 郭周順學長

  •    如何才能進入初地菩薩的修行?首先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以大悲心為首,深種善根,立廣大志。

       有了基本的入心後,還要勤修善根、發十大願、修十淨行,也就是菩薩的住心。

       初地菩薩當然不能以此為滿足,所以還要有更上層樓的出心,也就是要向上發趣,發什麼趣呢?就是善問〈聞〉、善知〈思〉、善行〈修〉。

       很抱歉,一些名詞我不能一一解釋,因為太長了。

       進入初地菩薩就等於找到了一條康莊大道,豪不留戀的往目地前進,不像凡夫還在輪迴中打轉。師父說了一個比喻:印度水手遠航時都會在船上養烏鴉,遠離陸地時,才把烏鴉放出來,烏鴉不敢遠飛,只會繞著船附近飛,可等烏鴉看到了陸地,就會往路地一往直前不再回頭,水手也會據此找到陸地。初地菩薩就像烏鴉一樣,當牠找到陸地〈目標〉後,就會勇往直前。

       我們看到可憐的人,往往也會發惻隱之心,初地菩薩看我們凡夫呢?引用一段經文:而諸凡夫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惜,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然諸眾生不覺不知。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所以要行菩薩道,首先要有大悲心。

       甚麼是大悲心?師父又講了一個譬喻:母親的謊言:小時候很窮,媽媽當裁縫工,米飯一定要兒子先吃,孩子問媽媽說:媽媽妳怎麼不吃?傻孩子,媽不餓。媽媽煮魚湯,總是把沒刺的魚給兒子吃,媽說:因為媽媽喜歡吃骨頭。上國中時,媽媽為籌補習費,經常作代工熬夜,媽媽說一點都不累。爸走了,叔叔勸媽找一個伴,媽說不喜歡。母親陪兒子參加聯考,飲料都留給兒子,因為媽媽說她不渴。兒子大學畢業賺錢了,母親還擺地攤,兒子想寄錢回去,母親說不需要。兒子拿了博士,要接母親到美國,母親說不喜歡美國。母親病重,躺在醫院,兒子回來探視,母親說:不要哭,媽不會這麼快就走的。

       這是媽媽的心,也就是菩薩的心,這種不為己,為別人的心就是大悲心!只是媽媽是為自己的孩子,而菩薩是為了眾生。

       師父又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做生意老是不賺錢,而且跟家人相處不好,經常抱怨東抱怨西,就跑去問師父:為什麼會這樣?一面抱怨還一面哭。師父說:別人對你不好或做事遇到逆境,正是給你功德財,你應該高興才對怎麼還哭?

       泡菜認為:學佛並非啥事都會一帆風順,或是就不會生老病死,只是當你遇到不如意時,遇到困難時,你能不能坦然接受?還是哭著抱怨?或是把它當成修行的資糧?就像那位師父所說的。

       順便答覆包租婆:進階班的唯識學確是蠻深奧的,泡菜也不可能全懂得,當然很高興把上課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只要了解佛教『』的思想,幾乎所有的經典都在說明這種理論,你就不會認為經典有那麼難了。佛教所謂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凡是一切事與物都是因緣所生,也會因緣而滅,所以我們不要去『執著』,不執著就不會生煩惱。當然也不可能說不執著就不執著,所以我們才要研讀經典〈〉,還要學著無所求的幫別人,或到精舍培福〈〉,一點一滴的累積,儲存功德資糧。不知道這個解釋有沒有一點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