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
尋找下一個未來佛-----不要懷疑,就是你! 未來佛我們永遠等著你來;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三線); 初級班報名大約為每年五月

目前分類:文章分享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禪的故事-照亮別人也等於照亮自已‏


佛性就像一盞燈,我點燃了它

禪故事 《燈》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荒僻的

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絡繹的村民們你來我往。

苦行僧走進一條小巷,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

的巷道深處照過來,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楞了,他問身旁的另一位村民:

那挑著燈的人真是瞎子嗎?」

他得到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

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紅桃柳綠的世界

萬 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那他挑一盞燈

豈不令 人可笑嗎?

 那 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到了

僧 人的鞋上。


百思不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

那挑燈籠的盲人告訴他:

「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問:「既然您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

 
映 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

, 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

「為您自己?」僧人愣了。

盲人緩緩向僧人說:「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

                                   
被其它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

                  
碰了一下。」

盲人聽了,深地說:

    
「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

但 我挑了這盞燈籠, 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

看 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了我。」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

他仰天長說:「我天涯海角奔 波著找佛,沒想到

                            
佛就在我身邊。」


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他,即使我看不見佛

,佛也會看得到我。

故事就是這樣的簡單,卻彷彿一瞬間點燃了我們內心深處

某塊漆黑的地方。 

在生活中,熱愛珍惜身邊的一切,我們就會感受到那回饋

來的溫暖與快樂!

工作中,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所言所行!

對自己負責,才是對別人負責!

認真地做人;踏實地做事;執著地追尋;

耐心地積累,最後卻發現,尋找金礦的過程,

竟是將自己錘煉成金的過程!

在愛情裡,用你炙熱的心去孕育 , 呵護那脆弱的嬌花蕾

 只為了愛能持久地散發、日久彌香!


在婚姻裡,要懂得既然有四季輪換,就有風風雨雨,

就有酷暑嚴寒;   既然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

我們就能做出可口的美味佳餚!

美滿的婚姻是要懂得相守的藝術!

有個詞很簡單「捨得」,沒有,那來得?!

送 人玫瑰,手有餘香!


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所有人,點燃生命的燈吧 

這樣,在生命的夜色裡,

我們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燦爛!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入門的九堂課

編輯組

明末四大師以其深刻的佛法體驗,淵博的世、出世間學問養,在洞見世情險惡、修行不易的現代社會,精心開設九堂佛法入門課程,提供新學及老參修行的指南與參照。(本文內容,節錄自四大師文集,經彙編改寫 。)

第一堂:人有三種病

 

三種病

 

一般人,因為有三種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所以長夜在生死中流轉。哪三種?一、是戀著世間,不知世間的苦迫。二、是雖然知道世間是苦,仍是這樣過日子,並沒有提起真實想出離的心力。三、或許已知道勇猛精進地修行了,卻得少為足,認為自己已經開悟證果,成佛作祖了。

 

依著一般人容易有的這三種病,我從佛陀的教法中提出三種妙藥來對治。第一、以怖畏生死來治貪戀世間的這個根本病。害怕生死的心要如頭上著了火,趕快要將火撲滅一樣急切,不再有其他多餘的想法。第二、以奮力剛勇來降伏愛見魔,使自己不受世間財、色、名、食、睡的誘惑,旁人的毀譽或稱讚,也不會動搖自己的心志。第三、以正見來導正自己偏差的觀念與行為。

 

所以,修學佛法有三要: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具足正見。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元白》)

 

發心應學二事

 

有二件事,是學佛者應該要學習的。一是智慧,二是慈悲方便。

 

要學智慧,沒有比讀誦大乘經典、深入經藏更直接的了。讀誦經典要能夠深解意趣,隨文入觀,而不要只是做些表面工夫,或只是拿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附庸風雅。另外,要親近明師良友,向善知識多學習請教,不要看了一些經典,心中就以老師自任,以為自己已經可以教導別人了。

 

學慈悲方便,必須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定能成佛。看見造惡的人,不要生起輕慢心,應該憐憫愛念,以種種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慢慢地引導他們。

 

倘若自己修行,看不得別人不修行;自己持戒,看不起別人不持戒;自己讀誦大乘經典,能夠了解其中一些道理,就認為自己善根深厚、高高在上;自己修禪修觀,卻認為講經說法的不算什麼。人我山高,勝負情重,這樣總是在人我優劣之間攪和,一生勤苦的修行,卻只落得個阿修羅的境界,離菩薩道可是愈來愈遠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沐苑》)

 

  

 

第二堂:正確的第一步

 

學佛的人,第一要做的事,就是發決定長遠心。不管盡此生,或百千萬生,乃至劫劫生生,都以能覺悟生命的實相為願望。就算墮落地獄、轉生驢胎馬腹,都誓願不捨棄這一定要成佛的志向。不因所經歷的苦,而退失了信心。

 

路途的一半

 

就像有個少年的願望,是希望到心目中幻想已久的「哈利波特」故事場景一樣。雖然發了願,但要從少年為這個願望所跨出的第一步—幫父親洗車賺取零用錢開始,直至他真正來到英國,心滿意足地參觀「魔法學校」、「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這樣所發的願望,才能說是「決定志」。

 

如果沒有「一定要完成」的這種想法,只是嘴裡說著,心裡卻提不起想要做什麼的努力;或者雖然在身邊一些人的鼓勵下,已經開始朝夢想努力了,但期間,又被其他事所吸引,覺得組樂團也不錯、女朋友才重要,當初的夢想,早就忘的一乾二淨;或自己把持不住,受到壞朋友的誘惑,偷盜搶劫、吸食毒品,在正邪的十字路口拉扯;還是想著已經辛苦了這麼久,卻還沒能達成,感到身心俱疲,不如放棄算了。更可惜的是,可能人都已經到了英國,卻道聽塗說地相信景點乏善可陳,沒能多考慮一下而轉訪他景。像這樣,終究還是沒能完成願望,不是枉費了曾有的努力嗎?這都是因為剛開始時,心中並沒有一定要完成這件事的決定想法。

 

以正見為指引

 

除了有決定志外,另外具足正見也很重要。因為知見不正確,就會導致我們發不當的願,做不該做的事,這在學習上更會枉費工夫。要相信自心當體是佛,本來清淨無物。如果認得自心,也確信不疑,要發定要覺悟的願。以發這樣的心為起點,善知識只是督促及鼓勵你前進的人。在修學途中所有碰到的人、事,種種辛苦,種種躑躅,要在什麼地方流連多久,要不要再繼續前進,都看自己如何決定下一步,善知識無法插上任何一腳。

 

有志學佛的人,就看你這最初的第一步,跨不跨得出。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示馮生文儒》)

 

  

 

第三堂:閻羅王發的簡訊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位老人死後,見了閻羅王。老人開口就埋怨地說:「閻王爺,你應該早點通知我,讓我知道來你這兒報到的時間到了,心裡也好有個準備。」閻羅王聽了,無奈地回答:「我已經通知你好幾次了,你都沒有收到嗎?你的眼睛不是漸漸老花,報紙看不清楚了嗎?這是我給你的第一個訊息。你的聽力,不是愈來愈差,要別人講話大聲點,才聽得明白嗎?這就是第二個訊息啊!難道你沒發現你的牙齒才換了一排假牙,硬的水果,咬都不能咬了嗎?這就是我的第三個訊息。我看你的身體功能一天天慢慢地衰退,特別發了這些訊息通知你,你都沒注意嗎?」

 

一旁有個年輕人,聽了不服氣地說:「你這些通知都是發給老人的,我年輕氣壯,耳聰目明,你怎麼也不通知我一下?」

 

閻羅王說:「怎麼會沒有呢?我一樣也發了通知啊!只是你可能連看都不看一眼吧!你的隔壁鄰居,不是正當壯年,四、五十歲就往生了?前些日子,你不也才參加你同學的喪禮,感嘆他的英年早逝嗎?電視新聞、報紙上,常常都有小孩不幸往生的消息,這些不就是我給你的通知信嗎?」

 

一匹好馬,不用騎師揮鞭,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會自己往前奔馳。難道一定要鞭子打下去了,痛了,才知道怎麼做嗎?那時還來得及嗎?

 

人命呼吸間

 

我的一位同參道友,病重躺在床上已經很久了,但是他心中,一點也不接受自己就快死的這個事實。只要旁人稍提到「死」這個話題,他就非常不高興。我請人轉告他,要求他務必早些將身後事交代清楚,一心正念求生淨土。他卻回說:忌諱在自己生日前談這種事,等到自己的生日一過,一定慢慢再來討論。怎知,就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就撐不過去而死了。

 

「人命在呼吸間」,是佛陀對一般人的開導。如果一個人都已在病中,卻仍然無法受用這樣的教導而執迷不悟,實在是可悲可憫。每個人都知道「人命呼吸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的體會,到底有多深呢?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第四堂:不宜殺生

 

人類食肉,將喫肉看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隨著自己的喜惡或口欲而任意殺生。這樣一種肉食的習慣,無形中積累了不少的冤業卻不自知。不過,在一些特定的節日或場合,應該要儘量避免殺生的行為。

 

生日不宜殺生

 

父母生下我們,一路辛苦地扶養與教育我們長大成人。從誕生的這一天開始,父母也隨著我們的成長,一天天地走向衰老及死亡。

 

在生日這天,正應該戒殺持齋,做一些利益社會大眾的事,祈願父母增福增壽;若父母已往生,也回向其能永離三界之苦。許多人在生日這天,總是會大魚大肉的慶祝一番,沒有人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其實,這是聽來就使人感傷的一件事。

 

生子不宜殺生

 

一般人若膝下無子,不免感到悲嘆;兒女成群才是人間一大樂事。然而卻沒有考慮到其他的眾生,也都有著同樣愛孩子的心,這樣恣意地傷害其他眾生的孩子,會安心嗎?當家中有新生兒誕生時,不為他積福卻殺生造業,這樣的行為實在愚蠢。這是第二件一般人常做,也同樣使人感嘆的事。

 

祭祀祖先不宜殺生

 

婚禮不宜殺生

 

結婚,是二個人共組新家庭生活的開端,也是迎接新生命的開始,在一切都展現「新生」蓬勃氣息的日子,怎麼反而殺生呢?何況結婚是一件吉祥的好事,卻在這個吉祥的日子來殺生慶祝,不也是令人納悶嗎?

 

宴客不宜殺生

 

祈福祭拜不宜殺生

 

當人們碰到事情不順利或生病時,有時總殺豬殺雞,以牲禮來祭拜神明,祈求自己不受死神的威脅,早日免除災厄、消除病苦。然而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來延長自己的生命,讓眾生死而自己生,不是與所謂的天理互相違背嗎?能夠稱為神的,都是正直的,怎可能如此自私不分呢?結果,卻可能是病厄沒有消除,還同時造下殺業。這樣的行為,也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營生不宜殺生

 

(蓮池大師/〈戒殺文〉)

 

  

 

第五堂:如果你動不動就生氣

 

大部分的人在學佛後,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雖然多了一層觀照,但由於長久以來,已養成了某種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方法(這些觀念與佛法的教導並不一定相應),便習慣性地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到底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的功課呢?忍辱就是該有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了解情緒從什麼地方來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因為有我,所以有個相對的「他」,我與他就對立了起來。有了對立,便有「是」與「非」,有了是非,就分出了喜愛的與討厭的,於是遇見喜愛的人、喜歡的事,就感到高興順意;討厭的就生氣不高興。如此想想,造成自己情緒波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誰使我生氣呢?

 

從心意調柔安忍做起

 

一般人守著有個「我」的觀念,就如堅守著城池般牢不可破。老子曾說:「柔勝剛,弱勝強。」將自己的身、口、意調柔,是練習的開始。因為「我」是如此堅固跋扈,所以,受不了別人一句不好聽的話,一件不順意的事,就會無法安住。稍微挨點餓、受點冷,就不能忍受,對於自己的一絲欲望也無能為力。如果不能在這些事中練習安忍,結果就只是再一次加深自己對「我」的執著罷了。所以,佛陀總是告訴弟子們:要修和合行。藉由一次次的柔和安忍,來鬆動自己根深柢固的我執。

 

忍辱的練習

 

任何時候,都將忍辱的功課提起來練習。當心中出現某種想法時,看自己能否不妄動;採取任何的行動前,先冷靜不衝動;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安忍地耐下心來走過。生活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都是試驗忍辱最好的情境。

 

能經常這樣練習,心就不敢妄動,身也不敢妄作;事不敢妄為,情不敢妄發。如此,忍辱逐漸有力,而我執慢慢起不了作用;當我執減少,就能化解人我之間的對立,心也將更趨於平靜。不論在生活應用或生命提昇的層面中,忍辱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二.示法錦禪人》)

 

 

 

第六堂:當一個真實善人

 

一般人如果能濟弱扶貧,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善人。一個在家佛弟子,更要在這些基礎上,了解什麼是佛陀所教導的「善」,時時以此修正自己,幫助自己走在醒覺的正道上。

 

心的十一個善的作用

 

就唯識的觀點來說,心的作用可分為五十一個。而其中稱為善法的,只有十一個,其他大部分都是屬於惡的。這十一個善的心,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如果,心完全具足這十一種善,就可以說是一個純善人。只要少了其中任何一項,在德行上,就是有缺漏的。佛弟子可以依這樣的觀點來修持善法。首先,對這十一個心的作用,能清楚地了知與辨別,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哪一個善法有所欠缺?哪一個善心不容易生起?能夠如此用心,才是一個真實善人。

 

善心,就是清淨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的。若能如此觀察善心,一切的惡法就不會現前,心自然清淨。或者可進一步練習深觀,參六祖大師開示慧明法師:「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公案。若是歸心淨土法門的修習,則依此觀察善心,一心念佛,在此生便可斷生死,不再受輪迴之苦。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示湘潭諸優婆塞》)

 

增福增壽的方法

 

能夠長壽,可以說是享福培福的根本;而有福報,又是修慧的基礎;能夠在每一念上覺察而提醒自己,更可以說是智慧萌發的起步,福壽的根源了。若能常常思惟生病時的情況,世俗的心就會慢慢消失;能常思惟死亡,想要修行的念頭也會自然地生起。

 

當一個人正面臨「病」與「死」的逼迫,有什麼「我相」可恃持的?有什麼五欲好貪?又有什麼名利好眷戀?有什麼古董、財產可以帶走的呢?不再堅持著「我」是什麼,「我見」因此而降伏;不貪著五欲,煩惱便輕了許多;不眷戀著名聲,就沒有體面不體面、沒有面子的問題;知道錢財是帶不走的,就不會過份追求身外之財,而所擁有的財物,也會願意布施修福。

 

能遠離「我」、「我所」、執著與煩惱;對於他人,就能不論聖賢凡夫、聰明愚笨,都當作是未來佛般地看待。既然每天所看見,所接觸的都是未來佛,則所有可以供養及恭敬未來佛的行為,沒有不盡心盡力去做的;凡是可能不利或氣惱未來佛的行為,也就會克制自己不去做。真能依此實踐,就一定會增福增壽。

 

如果不能時時刻刻在心中念著未來佛,福慧也就無法在分分秒秒中累積。一個人若不能修福修慧,就算僥倖能活到一百歲,最後,也終將與草木一同腐朽罷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靈奕》)

 

不如持咒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每日深陷在五欲與煩惱不斷現前的氛圍中,就如放在爐火上的一鍋湯,總是沸沸滾滾,哪裡有一念清涼的時候呢?

 

雖然發心修行,但總是不肯在實際練習上多用些心。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不過學些佛教的知見,好與人談辯;念佛的人,又總是把念佛看得太平常,不肯真下死心來練習;又有一些自命清高、喜歡標榜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人,聽說了參禪頓悟這樣的法門,就自認自己是學佛的上上根器,不用什麼修行,記得禪師們的幾則公案,口頭上這裡來那裡去,這是最可憐的了。

 

看來若是真實發心,怕生死的人,不如就從持咒(準提咒)入門,以一片懇切心來持,是最容易成就的。在家學佛者,可以從持咒的方法練習起。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七.

 

示顏仲先持準提咒》)

 

 

 

第七堂:本來無一物

 

對治心浮氣躁

 

有一類學佛人,心直而充滿正義感,每每路見不平,什麼也不管,馬上跳下去要與人拼了似的。雖然他們的心是善的,但卻缺少了涵養操存的工夫。就像一匹非常好的馬,卻沒有韁繩得以駕馭,最後因橫衝直撞而摔斷了腿一般。不問事情本末而莽撞行事,這全是受到粗浮的習氣的驅使,而不是與法相應的力量所發動。

 

如果想要改正自己這樣的習氣,可以練習將六祖慧能大師「本來無一物」這句話頭橫在胸中。時時刻刻,覺照念頭的生起,不管是善、是惡,就將這「本來無一物」的話頭一擺,當下一片無言。

 

能經常的這樣練習,凡是碰到任何人、事、物,則話頭現前,心會對遭遇的一切明了而起判斷,因為定力的原因,自然就不會再落入粗浮魯莽中。如此一旦有一天,忽然親證「心本來沒有自體」,通身毛孔皆是利生事業,又有什麼身命可拼的呢?

 

就是讀書與寫文章時,對參話頭這個練習,也並無妨礙。書讀了,文章寫了,放下就還他個本來無一物,自然胸中平平貼貼。如此用心,看書就和聖人心心相照,所寫的文章都從自性流出。

 

既然原本就有容易與道相應的直心,何不進一步再這樣地練習看看呢?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梁仲遷》)

 

對治妄想

 

能夠知道自己很多妄想,妄想就無法將你纏繞。既然說是妄想,那就沒有一個實體。就像空花怎能結果呢?因為我們無法通達「妄想本無」,而將它當作實有的東西對待,念念都和它打交道,沒有一念休歇的時候。當把妄想認作主人,對於什麼是真正的「我」,就愈來愈模糊了。

 

問:「妄想不停時,如何?」古德曾回答:「妄想不惡。」

 

平時,只將「本來無一物」這句話作為話頭,在任何時間中切切參究,看妄想從何生起,不要隨著流轉,話頭一提,自然歸蹤滅跡。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劉仲安》)

 

 

 

第八堂:觀察身心實相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這件事,是最該使人擔心害怕的了。但是一般人沉迷於世間的五欲之中,如癡如醉,一點也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如果能稍微清醒,反思一下生死這件事,就算是最愚笨的人,也會感覺到它的過患,更何況是有智慧的人呢?既然有病,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對治;知道方法然後用心調理,再怎麼強大的過患都不算什麼了。

 

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這「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應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毘舍浮佛偈)四句偈。這是古佛遺留下來的老藥方。如能夠將這四句偈誦個千萬遍,生死的根不必費力地拔,自己就會斷了。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五.示張茂才》)

 

 

 

毘舍浮佛,因為身與心都覺了解脫的緣故,又稱為「自在覺」。一切眾生,因為不能覺了身與心,所以不能解脫生死煩惱。

 

要如何才能覺知「身」的真相呢?應該要細細地觀察:我這個身體的皮肉筋骨,這些屬於堅硬的部位,最初是怎麼來的?涕、唾、津液、血尿,屬於水的這部分,最初又是怎麼來的?身體的溫暖,屬於熱的部分,是怎麼產生?身體的四肢、八萬四千毛孔,能行動自如,血脈周流,這能運能動的,是什麼?

 

如此觀察身而漸漸熟練後,再繼續心的觀察。我現在這個分別的心,是因為外境的原因而有,還是自己生起的呢?如果是因為外境,在沒有接觸外境時,應該就沒有所謂喜愛或討厭的心生起;如果是自己生起的,沒有任何境的接觸,心中應該沒有愛或憎。這樣不斷反覆地觀察推求,這分別的心是依他起,或由自生的想法,將一再被折服,由自或由他,也將完全無法立足。

 

既非自生,也非他生,這分別的心,又因什麼而共同生起呢?既然心不因自、他而共同生起,哪裡有無因就能生心的呢?如果無因能生物,為什麼火不能生水?石頭中不生草?鹽中沒有淡味呢?龍樹菩薩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這可以說是對毘舍浮佛偈的另一個詮釋。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二.釋毘舍浮佛偈》)

 

 

 

第九堂:大家一起來念佛

 

勸念佛

 

日子過得清閒,有很多自己時間的人,應該要多念佛。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兒孫自有兒孫福,正是我們可以盡心盡力念佛的時候,每天念個幾千乃至幾萬聲。

 

有時很忙,有時有空閒的人,也應該念佛。責任還沒能完全放下,事業或家庭的事忙起來團團轉,空閒下來也還有一些時間。雖然時間不多,也可以在該做事的時候做事,一有空時就念佛,每天念幾百聲乃至幾千聲。

 

非常忙碌的人,更應該念佛。整天為著企業組織或家庭奔波,雖然很少有空下來的時候,也要在忙裡偷閒一下,利用時間念佛。每天早起的時候,念佛十聲,乃至在一天中,能念個幾百聲也是很好的。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

 

念佛攝心

 

念佛的方式有:默持、高聲持、金剛持等。若大聲念時覺得太費力;不出聲在心中默念又容易昏昏欲睡;那就使聲音在唇齒之間,保持佛號綿綿密密不斷,這就是所謂「金剛持」的方法。在念佛用功時,不要執著一定用何種方式。只要覺得費力了,不妨就改成默念;一發覺自己昏沉想睡覺,就馬上轉換大聲念佛。一般人念佛時,若只是手裡打著木魚,隨意念著,是無法得到念佛的利益的。

 

念佛時,每一句佛號要都能從嘴巴出,從耳朵聽進去,聲聲喚醒自心。就像一個人睡得很熟,旁邊有人叫著他的名字,這個人就能被叫醒。所以,念佛是最能攝心的。

 

現在的人不肯念佛,是因為輕視西方;不知道求生西方淨土,是大福慧的人的選擇。

 

看看四周,一天中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不要說往生西方了,就是能升天的,千百人中都少有一個。有一些自負的修行者,也只是不失掉這個人身而已。佛陀慈悲而教導了念佛法門,為什麼我們卻不肯念佛呢?

 

(蓮池大師/〈警眾〉)

 

持名念佛

 

想要快些脫離輪迴的苦迫,沒有比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更好的方法了。如果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又沒有比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更重要的了。信而堅定不移,願而至心懇切,雖然是散心念佛,也一定往生。信心不真,願心不猛,就算是一心不亂,也與往生無緣。

 

「信」,要信些什麼呢?一、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二、信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三、信六方諸佛的讚嘆。社會上一般的正人君子,都不隨便妄語了,更何況是阿彌陀佛、釋迦佛、及六方的諸佛呢?如果連佛的話都不能相信的人,實在是很難度的啊!所以,一定要生起深切的信心,不要疑惑不定。

 

什麼是「願」?在任何時候,都要對這娑婆世界的生死苦迫感到厭惡,而對淨土的菩提之樂,心生渴仰與嚮往。日常不管做什麼,是善是惡,只要是善行,就回向求生淨土;惡事,就懺悔發願往生。除了求生淨土外,沒有其他第二個選擇,這就是「願」。

 

當具足了信、願而來念佛,念佛就成了往生西方的正行,改惡修善都是助行。然後隨著工夫的深淺,而分為往生的九品四土,這只要自己覺察就能明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散亂漸少者,是下品中生;不散亂者,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是中品的上、中、下三生。若念至事一心不亂,而斷見惑、思惑,也能伏斷無明者,就是上品的三生。能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的,是凡聖同居淨土;見、思二惑斷盡而往生者,是方便有餘淨土;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是實報莊嚴淨土;信願持名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則為常寂光淨土。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二.

 

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

 

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沒有什麼奇特的,要訣就是「深信」、「力行」。念佛要達一心不亂,沒有其他的方法,在最初練習的時候,必須利用念珠計數,數得分明。一天計畫念多少聲,就要決定一聲也不缺地做完功課。久了就會純熟,可以不念自念,佛號自然從心中產生。能練習到這樣,念佛時用念珠計數也可以,不計數也沒關係。不要剛開始學習念佛,就盡說些好看話:什麼不著相,什麼圓融自在,這些都是信不深,行不力。就算說得頭頭是道,和解脫生死有什麼關係呢?臨命終時,能用得上力嗎?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

 

 

 

 

 

 

 

----轉載{香光莊嚴91期}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自己的貴人,不可貌相,求佛不如求心 

[心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覺者)」(金剛經) 
  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和lenyan.idv.tw盟友會面時,雖其為凡人的外相,後來漸漸發現她(內在)其實是觀音!」可見佛菩薩早已「滲透」週遭成「臥底」(菩薩四攝法之一:同事)所以從此特別注意『莫以貌取人』=『做自己的貴人』,以「人人皆有成佛的潛能,平等、平等,沒有誰比誰厲害,弟『maybe不過出發得比較早而已...哪有什麼?』」自居^___________^
 ---------------人不可貌相---------------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有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想住宿。無奈飯店的服務生說:「抱歉,今天已滿房。若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支援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再次置身於風雨中....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還蠻乾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這位年輕人很誠懇地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地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地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徵,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毋庸置疑的是他遇到了「貴人」(菩薩)......
 ★可是如果當晚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幸福高峰!
   不要因為『著相』而輕忽任何一個人! 
   也不要因為『著相』而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
   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我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莫以貌取人,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好幾年前,哈佛校長的『
著相,以貌取人』(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付了很大的代價.......
   有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而她的丈夫則是穿著布製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校長的祕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的說:「我們要見校長。」  
   祕書很不禮貌的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鐘頭,祕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然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裡,於是終於通知校長說:「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校長很有尊嚴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面對這對夫婦。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園裡為他立一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會像墓園一樣。」 
   女士很快的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的看了一下條紋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裝,然後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七百五十萬元。」
   這時,這位女士沈默不講話了。
   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
志得意滿、以『自我為中心』時其實是輸的開始)只見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那我們何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她的丈夫點頭同意。  
  而哈佛的校長覺得很困惑。就這樣,史丹佛先生夫人(Mr. and Mrs. Leland Stanford) 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幸福高峰!
   不要因為『著相』而輕忽任何一個人! 
   也不要因為『著相』而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
   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thewisdom.com.tw/Big5/MoviePlay.phtml?FV_Id=95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述《阿含經》的業報觀


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師  性演法師  

 


如何進入「法」的領域?如何扭轉生命的本質?

 

如何讓心靈內在培養對生命的誠摯,達到安詳、自

 

在……

 

本文略述《阿含經》的業報觀與您一起來探討佛教

 

的因果業報。

 


 

楔子 因緣變化,影響業報 眾生隨業,千差萬別 人生境遇,變化多端 結語

 

¢ 楔子  ñ

  業報觀念,是印度奧義書所闡述的思想之一。佛陀提出別於印度傳統的業報觀──眾生形相與內涵的千差萬別,皆因過去業力而有異同,更因今世種種不同的因緣變化,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朝向光明的前景或陷入坎坷的荊棘,這上升與下沈的樞紐,完全掌控在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與行事作為中。

  在經典裏,我們看到了「業異熟報不可思議」,它既是不可思議,當然沒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供算數。然而,在菩提學程修習的這一條路上,我們明白業果因緣的展現,不是一種靜態的累積,生命的活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複,能否一直向光明邁進,端靠我們的堅持掌握、謹慎心念,在每次根、塵相對的當下,守護三業,如果能如此覺照,修道路途肯定是光明坦蕩的筆直。

  經云:「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薄地凡夫不了解今生來世所展現的業報現象,以及沒有一個製造業報或承受業報的核心所在,也不能接受在生生滅滅的業報中,只有作業而沒有造業者的道理。因此,我們常常被業報所戲弄、折磨而不自知。在整個生命緣起的流轉與還滅中,我們顯然不能再堅守自己的三毒煩惱,一心只強調自我的優越感,而不去了解自己在生死流轉、憂悲惱苦的課題上,我們的力道原來是如此地薄弱,即使奮鬥一生,終究要一無所有的面對死亡。這一切似乎是不能改變的,但透過修道,依循佛陀菩提道次第的緣起法則,才有能力超脫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開拓無限可能。

  在《阿含經》中有很多關於業報因果的經典,如業報的「如影隨形」、「果的不能暫代、不能互代」、「漏、無漏業果自受」等,值得我們深讀、廣讀,在此僅針對以下的主題略為述說。

¢ 因緣變化,影響業報  ñ

  業相應的經文,大體上是佛陀為增長弟子信心,開發善根,提昇宗教情操所說的端正法。佛弟子透過端正法的修學,有所成長後,佛陀才再深一層講說正法要的四聖諦理。在此例舉《中阿含‧鹽喻經》(註一)介紹佛陀給予佛弟子們的教示及修習方向。本經的宗旨,明確地指示重業轉為輕受的過程,若能從經文的點滴來掌握佛陀的本懷,便可進入「法」的領域。如果我們想扭轉命運,必須先從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來著手,再加上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我們的精神領域,就能逐漸充實與圓熟。當我們具備這份內涵時,才較能對不順心的逆境感到自在,進而有能力欣賞生命的模糊與陷阱。之後,內在心靈方能培養對生命的誠摰,漸漸地達到安詳、自在。

  具足了以上的因緣條件,方能篤定地掌握身心行為,而我們的業報也將有改變的空間。以下就經文內容、譬喻,作綱要的介紹:

〔作不善業〕

◎ 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若作不善業,且「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這是因為個人的行為、語言、思想等依然故我,不能淨化自己本有的不良習性,培養好的行為,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使生命歷程有轉圜空間的機會。這好比「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此情況就像一個人感冒發燒時,想泡一杯淡淡的鹽水來喝,以緩解體內細菌的流竄。然而,一不小心,倒入太多的鹽巴,原想使這杯水喝起來爽口,卻成為不可得的奢望。

  又如「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貧窮的養羊人「屋漏偏逢連夜雨」,生活已經十分困頓,仰賴生活的僅有資產,又被豪富、強勢的人家所奪取,這個養羊的主人,能向誰去伸冤呢?已經窮無立錐之地的人,僅僅虧他人一點點的錢財,即被債主縛綁,「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這個窮人想解除這被縛的厄運,那是難上加難!佛陀以生活上淺顯的譬喻,讓我們明瞭,當我們處在這種情境之下,想要橫越苦海,到達自由的彼岸,必須培養把握當下,以眼前的情境作為菩提生涯的立足點,面對現實,精進努力,方是上上之策。

◎ 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作不善業,但「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若有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來改善、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使本來不良的習性,逐漸轉好。這好比「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恆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又「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及「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

  依以上譬喻與前一段文作比較,我們了解不必為已經存在的惡業懊悔、擔憂,如果因為「悔」而委頓不前、不能超越,不但對生命的成長沒有幫助,反而削弱了鬥志。因此,把握當下最為重要,在足夠的修行時間裡,只要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清淨懺悔,行善不斷,便可提昇、改變自己的生命素質,阻絕惡業種子的成熟。讓每一個當下,透過「法」的實踐,將現生的業報當作未來生命的養料,更可以積極地以戒、定、慧三學清淨三業,成為重罪輕受,轉化業報的契機。

〔故、不故作業〕

◎ 三業清淨,戒德圓滿

  本經主要在說明,故意作業與不故意作業的差別。在《中阿含‧思經》(註二)中提到:「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定)受報。」故意作業的「故意」,是透過內心的反覆思量之後所作的決定。經文指出,依循身、口、意三業中,以意業的影響最為深遠,因為故意造業,是經過思心所思慮決定後所發動的行為,這些業清楚地烙印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變成生命的一部分,留下深刻的痕跡,這樣的影響當然最為深遠。除此之外,《思經》中還例舉身、口、意所作的十惡業──貪、瞋、痴三毒造成思想的偏頗,妨礙明智的思惟,所以,意業影響我們的生命體最為深遠。「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透過經文提示,故作惡業,肯定不是佛弟子所應為的,我們應謹慎自己的行為和心行,不讓這難得的人身,命終之後墮入苦處。佛陀慈悲、愷切地告訴我們,佛弟子應捨三不善業,修三善業,隨著因緣變化,因果業報就會有種種改變。經典說:業果因緣往往是異地而熟、異類而熟,不是我們薄地凡夫所能思議的。為了要解脫過去業力的包袱,必須從佛陀的法身(經典),獲得寶貴的啟示與開導,以便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因此,佛陀鼓勵每一位有心向上提昇的佛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依循清淨的三業,守口、攝意、身莫犯,看清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並且時常思惟因三業出軌所受苦處的警訓,即能讓自己起心動念的每一個當下,深思遠慮,進而進修戒德的圓滿。「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掉、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痴。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普周一切;心與慈俱……如是悲喜心與捨俱。」以戒德圓滿為基礎,再加功用行,遠離諍訟,去除五蓋,不讓自己淪為闇昧、封閉的自我。從身心謙和,正念正智進修四無量心,如實的用功,層層增上,必能圓成三果以上的階位。 

◎ 因緣具足,決定受報

  有關故、不故作業,須再具備增上心作、更修習與隨喜回向這三個條件才能成滿,接下來以《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註三)來作說明。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者,若人於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願迴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報業。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者,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願回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決不決定受報主要在於我們的用心。所謂「增上心作」,即是透過思心所的作意,從審慮、決定而後發動的作為,有了思心所的作意,即能決定我們歸處的去向。「更修習」即是作了又作,積久成習,習久成性。更將此善業不斷地隨喜、回向,這股力量就不可思議的愈來愈大了。具足了以上種種條件,肯定是會受報的,如果條件不具足,報與不報則依時節因緣而定。

  本經談到所有善、惡業的種子,在沒有受報以前,若未修證解脫,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有業就會有報,只要因緣具足,即使經過了百千萬生,業力依然存在。「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佛陀雖已成道,但仍有九種罪報(宿緣),何況凡夫!因此,若不修道而想免除身苦,那是妄想,連成佛都不可得。道業成就者可以超越心理的苦,但生理的苦依然存在,只是內心不再被身苦所繫縛,而能坦然面對、接受。

  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報,差別不同。」每個人對自己期望不同,所要求的疏嚴便有所差異,由於努力的方向和程度不同,所成就的業果也就不同。我們都應如實內省:我有幾分道人的氣質,幾分道人的襟懷,當我能常常品評自己時,向內觀的心靈就覺醒了,善業自然成長,惡業也將隨著消失。

〔真心悔過,令消苦果〕 

  在《增一阿含》五十二品第八經(註四)中,紀錄一段波斯匿王向佛懺悔罪業的事蹟:波斯匿王為了爭奪國家的霸業,殺害了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他權勢滿足之後,卻感到惶恐不安,後悔極了,由於內心的自責後悔,不斷地與痛苦拉鋸、交戰,內心處在擔憂、矛盾與痛苦的狀態下,不能自拔。他懇切地請問宮中文武大臣:當今世上有誰能幫助我,免除我內心的不安與歉疚?有誰能讓我的心意得到泰然?波斯匿王思考到,當今世上,唯有佛陀能幫助我去除煩憂與愁苦,於是他帶著隨從,來到了舍衛城的祇洹精舍謁見佛陀。

  他以最恭敬虔誠的禮節,去除國王的五威儀(傘蓋、天冠、拂塵、佩劍、履屣等),恭敬、謙卑地來到佛前,以至誠懇切的心情,五體投地,向佛陀懺悔,泣訴自己因貪婪所犯下的種種錯誤,祈請佛陀接受他的悔過。佛陀慈悲接納了,愷切地告訴波斯匿王:人生的壽命極為短暫,壽長不過百年,若以天壽與人壽相比,時間的落差,實在無法相提並論。若只為了短暫的虛榮,卻讓往後的生命歲月,墮入無底深淵,而以有限的人生歲月,來代換不可知的將來,惡業的造作實在是極不值得,所以,佛陀告誡國王,應當沉靜下來深思、慎思。

  接著,佛陀再為國王開示,生、老、病、死如四大山從四方來折磨眾生,令眾生不得自在,因此,須透視這個事實,找尋一條出路。而佛陀已從覓道、至道而證道,回過頭來並帶領眾生依循道跡前進,超脫有限的生命模式,邁向離苦得樂的解脫。從三業下功夫,若不軌範身、口、意三業,讓它任性地自由發展,向下墜落往十惡前進,將會受苦無量。佛陀鼓勵波斯匿王「此十惡之報,致斯殃亹,受無量苦,況乎外者乎,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以正法治民者,命終之後皆生天上……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後皆生地獄中。」應盡自己的力量,以佛法來治理國家,並引導、調伏百姓,命終之後,必定往生善處天界。

  經文中,佛陀一再地警醒我們,若不謹慎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將來承受苦報的終究是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忙分擔、頂替。而且,造作惡業會引生自己內心的惶恐與憂慮,同時加強自己趣向不良的習性。因此,佛陀殷切地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思想的建構、知識的獲得、道德的培養……都不是一蹴可幾或唾手可得,必須經過辛苦的琢磨,更何況改造身心素質的艱鉅工程,怎能不發自內心,至誠懇切地悔過、自省,激發向上、向善的心,遠離過失,超越自我。

  「雖為極惡原,悔過漸復薄,是時於世間,根本皆消滅。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惡,莫為父母、妻子、沙門、婆羅門,施行於惡,習其惡行。」真心悔過,可使惡業的種子,得不到煩惱的滋潤,其影響力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化、枯萎、凋零,乃至消失。為惡,不論理由多麼堂皇,不論是何許人也,最終承受苦報的,畢竟是自己。因此,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掌握佛陀悲智的本懷,依循經義篤實學習,人生美好的願景,即在可見之處,向我們揮手。 

¢ 眾生隨業,千差萬別   ñ

對於因果業報有正確的認識,不僅可成為我們行為的準繩和軌範,它更進入心靈深處,成為生活的理則和生命的憑藉,也是成全人性和闡發佛性的契機所在。

生死輪迴的眾生,在一個大苦陰聚中沉淪,頭出頭沒,必須到修行成就,圓滿解脫後方能盡苦。然而,佛陀為隨順世人的感受,令眾生修習佛法,出離輪迴,在《鸚鵡經》(註五)中述說鸚鵡摩那都提子家的「白犬吠佛」的經過始末:當佛陀托缽經過都提子家時,都提子正好有事外出,而家中的白犬對著佛陀狂吠,佛陀為牠做了最確當的開示,白犬聽了佛陀的訓誡後,生起一念的慚愧心。「白狗遙見佛來,見已便吠,世尊語白狗,汝不應爾,謂汝從呧至吠,白狗聞已……憂慼愁臥。」都提子回家後,見到白狗愁憂不喜,從家僕稟告中得知整件事情的原委,都提子不能諒解佛陀,「欲誣世尊、欲謗世尊、欲墮世尊。」於是都提子到勝林給孤獨園,去找佛陀興師問罪,經都提子一再提問後,佛陀才告訴都提子實情,經證實之後,白狗果然是其父都提所投胎轉世。

  都提墮落白狗的業報,這樣的結果是都提整個生命活動的總和,不是佛陀憑空想像出來的結局,因他生前,舉手投足野蠻強悍,氣勢凌人,又以增上慢心,慳吝不捨,守著財富不肯布施。因此,今生再投胎為白狗,繼續前生未盡的心願,守護自家的財產。都提子證實了佛陀所言不虛之後,放下瞋恚之心,轉為善念,再次來到僧團中請教佛陀,此時的都提子態度謙和,恭敬虔誠地稟白佛陀:「瞿曇,我復欲有所問,聽乃敢陳。」都提子問:「人身何以有高、下、妙、不妙、長命、短命、多病、少病……種種的千差萬別?」世尊答曰:「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佛陀接受都提子提問後,不厭其煩地為他說種種相對之法,內容不外乎是說明,在菩提學程中的每一位佛弟子,「要怎麼收穫,應怎麼栽」,都提子聽完佛陀的開示後,「長夜得利義,得饒益,安隱快樂」,雀躍歡欣,虔誠地禮拜佛陀,依止佛陀,成為三寶弟子。

透過經文的研讀,我們了解到後代佛弟子朗朗上口的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業報紀錄著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起心動念的實際過程,所以,不論是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修為,應當慎重地抉擇、取捨,記取佛陀的教誨,即能掌握從凡夫身邁向聖者流的契機。  

¢ 人生境遇,變化多端  ñ

同樣生為人,但在生命歷程中,所面臨的狀況,卻有苦、有樂、先後與長短的分別,這樣的情形不禁讓人懷疑,為何如此千差萬別?在一期生命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局勢、狀況,有時能清清楚楚地看它發生、進行與消逝。而有時卻也模糊懵懂,糊里糊塗地看著它發生,這主要是因為「人」在面對類似的事件時,不一定引發相似的反應。有些人一觸即發,瞋怒無常;有些人慢條斯理、溫和婉約,因此,每個人就有其不同的業報因緣。

  《增一阿含經》(註六)中,佛告訴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苦,或有人先樂而後樂。」此經告訴我們要明白因果與善惡業報,在一期生命中,不是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根、塵相對的當下,都能自我掌握,都能善念相續。有時渾渾噩噩地摻雜散亂的妄想,有時在無記的心態上莫名所以。因此,我們的一生時好時壞,轉來轉去,永遠轉不出六道輪迴的範疇,隨著這樣的因緣變化,我們的苦樂、福德與業報就這樣摻雜不明。

在本緣部《佛說波斯匿王善光緣經》(註七)中記載著:善光公主得寵於波斯匿王,然大王屢次對善光表示,你今天之所以有如此優渥的生活環境,受到大家的愛戴,都是因為父王給你的庇蔭與恩賜。然而,善光不這麼認為,她說:「我有業力,不因父王。」國王被惹怒了,將公主下嫁給一個貧窮乞丐,又告訴公主:「若汝自有業力,不假我者,從今以往,事驗可知。」善光隨夫回到家中,「隨其行處,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發出。」至此國王才相信「自作善惡,自受其報」。

  《雜阿含》九三○經(註八)中,摩訶男長者曾問佛陀:在生活的領域裏,我學佛、行善,念念不忘三寶,但當今的社會危機四伏,如果有一天,我在十字街口被馬車、狂象或壞人撞死、踏死,而意外死亡,那時我將投生何處?佛陀慈悲地安慰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後不生惡趣,終亦無惡,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我們的業果,隨著日常生活的造作,有著種種的不同。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註九)談到,慣習的業力,自然起用而決定招感來生的果報,不出三大類:隨重、隨習、隨憶念。

當然,這是指生命最後的那一剎那。在這三大原則綜合了我們前生、後世的因種子,映現了佛陀所說的「業異熟報,不可思議」的理則,導致生命的過程中有苦、有樂、先後、長短不一的差別。如同身體的保健,一向健康的身體,稍一疏忽受了風寒,加上抵抗力差的時候,遇到流行感冒病菌的侵襲,人就生病了。同樣地,我們的業果因緣,也是稍不留意,摻雜種種的念頭,因此有苦樂、先後的不同,然而這都不出「隨重、隨習、隨憶念」這三大樞紐。

¢ 結語   ñ

「業報因果」是佛陀說端正法的初學範疇,然而,自古以來這個基本原則,一直與我們在六道中的生命取向息息相關。這生命內涵是如此地深奧,不是我們的意識領域所能及,但它卻不失現實世界與實際生活的可見性和有效性。我們必須努力開拓生命內在的睿智,讓自己的精神領域,達到無限的擴充、提昇,再循著佛陀教法的引領,了解經典的道理,不讓自己因經驗知識的一知半解,而走入故步自封,甚至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還沾沾自喜。期許自己,透過佛法的認知,再努力向上一著,相信能使自己的菩提學程愈走愈穩、愈寬廣!

 

眾生的心如湍湍急流,在縱橫交聚、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裏,往往容易忘失修行的目標,讓心念飛向虛無飄渺的不可知。生命中有些成果的獲取,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從因緣法則的觀點裏,我們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唯有依循善知識的教化、經典的研讀、道友的提攜與相互的探討……,從中獲取寶貴的啟示與教訓,改變自己,放棄僵化的思想,從日常生活的做人處事當中,找出內在的彈性,再依長輩的栽培與自我的期許,慢慢地層層增上,我們才有能力篤定地踏穩每一個步伐,開創一條光明舒坦的菩提大道,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吧! 

 

n 註 釋:

註一:大正1,433a-434a。

註二:大正1,437b-438b。

註三:大正1,891a-895b。

註四:大正2,827b-829b。

註五:大正1,703c-706b。

註六:大正2,655a-656a。

註七:大正4,458。

註八:大正2,237b-c。

註九: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民82),pp.76-78。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鷹與鴨子

您知道印度有一則創造世界的故事嗎?根據這個故事,神首先創造了蚌殼,接著是老鷹。

人類有權在安逸無味的蚌殼生活和精采刺激的老鷹生活中擇其一,他們要老鷹生活的優點,卻不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於是他們找了一種符合他們要求的動物--鴨子。

只看表面的話,鴨子和老鷹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牠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如果你知道從何處切入觀察的話,你很快就會認出鴨子來。

兩種動物都會飛。但是老鷹在高空盤旋的同時,鴨子只能緊依在水面生活。

一個月前,我到亞特蘭大飯店住宿。我手上有飯店的訂房及確認證明。我到的時候,飯店已經客滿。接待處的小姐卻告訴我,我的訂房是無效的,因為飯店已經客滿了。說完,她就讓我繼續站著。我要求我的權利。

那位小姐卻說:「飯店客滿了就是客滿了,我也沒辦法變出一個房間給你,嘎嘎嘎……」,接下來那位小姐便不再理會我。「喔,」我心想,「一隻鴨子」。接著我要求見她的上司。

她很不高興地說:「他也不會說不同的話。」她一邊說著,一邊正要消失在門後。這門後一定是個鴨子池塘,她一定會跟另一隻鴨子出來。我請她給我帶隻「老鷹」出來。「一隻什麼?」她想知道我問了什麼。

我跟她解釋:「請你帶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來?」她懂了。後來經理出面,他真的是老鷹。他說道:「我們這裡真的客滿了。一定是我們作業有所疏失,為此我得向您道歉。我會儘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馬上打電話幫你找個適合的旅館,到這個旅館的交通費,理所當然由我們來負責。在找到之前我可以先請您用個晚餐嗎?」

你認得出老鷹嗎?老鷹會做事,鴨子只會嘎嘎叫。鴨子嘎嘎嘎的內容不外是理由、藉口、沒有意義的話和抱怨。總有一天,鴨子會被解雇。如果公司有問題,他們一定是第一批被開刀的。接著他們會說:「真不公平,我想我的老闆對我有成見。」反之,老鷹會得到支持。

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不應該像鴨子般,不做出個成果,只會嘎嘎地叫。我們要避免公司內、部門內及小組內有鴨子的存在。有些人認為我們也可以給鴨子一點動力。但你知道結果是什麼嗎?頂多是一隻有動力的鴨子罷了。

  1. 這裡我列出一些鴨子和老鷹的不同之處:
  2. 鴨子說:「這我可做不到。」老鷹會問:「我如何才能做得到?」
  3. 鴨子是悲觀主義者;老鷹是樂觀主義者。
  4. 鴨子們互相敘說負面結果,甚至會為了這事由開個鴨子大會;老鷹大多報導正面的成果。
  5. 鴨子不到必要絕不做事,大多是連一次都不做;老鷹會多飛幾哩。他們付出的比要求的多。
  6. 鴨子工作緩慢。他們的準則是:「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逃難的。」老鷹則是「儘快完成所有的事」。
  7. 鴨子光是一隻嘴很會說,找藉口不做事更是一流。老鷹時時學習,努力做事。
  8. 鴨子很會找藉口;老鷹會找解決方法。
  9. 鴨子不敢冒險。老鷹也會恐懼,但是他們還是去做。老鷹很有勇氣。

10.  鴨子從十點工作到下午六點;老鷹從六點到十點都在工作。

11.  鴨子在每個機會裡找問題;老鷹在每個問題裡看見機會。

12.  鴨子在人背後閒言閒語,他們要這樣做才會覺得快樂;老鷹只談正面的事,否則就保持沉默。

13.  鴨子要花很長的時間做決定,做事卻沒有三分鐘的熱度;老鷹果決行事,因為他對自己很有信心。

14.  鴨子把精神都擺在問題上,而且只會空談;老鷹把時間擺在解決方法上,而且會實踐。

15.  鴨子會記恨;老鷹懂得寬恕。

16.  鴨子等人餵,如果飼料不夠,他會大聲叫;老鷹懂得負責,他只取所需。

17.  鴨子愛他所擁有的東西;老鷹設法取得所愛的東西。

18.  鴨子一有小事就激動得不得了,還以為這樣做很好;老鷹不會做這種可笑的事。

19.  鴨子的生活圈只有一個小池塘;老鷹可以登高峰。

20.  鴨子責備不如意的事;老鷹改變不如意的事。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事自有安排

    北歐一座教堂裡,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為有求必應,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堂裡有位看門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 「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很簡單。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本來苦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來膜拜的群眾不疑有他,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靜默不語,聆聽信友的心聲。來往的人潮絡繹不絕,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下來而沒有說話,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他看在眼裡,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但是,他憋著不能說。接著來了一位三餐不繼的窮人,他祈禱耶穌能幫助它渡過生活的難關。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開,裏面全是錢。窮人高興得不得了,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裏,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他平安。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年輕人不明究理,兩人吵了起來。這個時候,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穌所形容的窮人,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

    偽裝成看門的耶穌出現,指著十字架上說:「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耶穌說:「你懂得什麼?那位富商並不缺錢,他那袋錢不過用來嫖妓,可是對那窮人,卻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計;最可憐的是那位年輕人,如果富商一直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他還能保住一條命,而現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這是一個聽起來像笑話的寓言故事,卻透露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但事與願違,使我們意不能平。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人生的事,沒有十全十美。但是,我們應認真活在當下。

 送給你一段『馬斯洛』說過的話: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認真地活在當下。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