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阿含經》的業報觀


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師  性演法師  

 


如何進入「法」的領域?如何扭轉生命的本質?

 

如何讓心靈內在培養對生命的誠摯,達到安詳、自

 

在……

 

本文略述《阿含經》的業報觀與您一起來探討佛教

 

的因果業報。

 


 

楔子 因緣變化,影響業報 眾生隨業,千差萬別 人生境遇,變化多端 結語

 

¢ 楔子  ñ

  業報觀念,是印度奧義書所闡述的思想之一。佛陀提出別於印度傳統的業報觀──眾生形相與內涵的千差萬別,皆因過去業力而有異同,更因今世種種不同的因緣變化,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朝向光明的前景或陷入坎坷的荊棘,這上升與下沈的樞紐,完全掌控在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與行事作為中。

  在經典裏,我們看到了「業異熟報不可思議」,它既是不可思議,當然沒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供算數。然而,在菩提學程修習的這一條路上,我們明白業果因緣的展現,不是一種靜態的累積,生命的活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複,能否一直向光明邁進,端靠我們的堅持掌握、謹慎心念,在每次根、塵相對的當下,守護三業,如果能如此覺照,修道路途肯定是光明坦蕩的筆直。

  經云:「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薄地凡夫不了解今生來世所展現的業報現象,以及沒有一個製造業報或承受業報的核心所在,也不能接受在生生滅滅的業報中,只有作業而沒有造業者的道理。因此,我們常常被業報所戲弄、折磨而不自知。在整個生命緣起的流轉與還滅中,我們顯然不能再堅守自己的三毒煩惱,一心只強調自我的優越感,而不去了解自己在生死流轉、憂悲惱苦的課題上,我們的力道原來是如此地薄弱,即使奮鬥一生,終究要一無所有的面對死亡。這一切似乎是不能改變的,但透過修道,依循佛陀菩提道次第的緣起法則,才有能力超脫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開拓無限可能。

  在《阿含經》中有很多關於業報因果的經典,如業報的「如影隨形」、「果的不能暫代、不能互代」、「漏、無漏業果自受」等,值得我們深讀、廣讀,在此僅針對以下的主題略為述說。

¢ 因緣變化,影響業報  ñ

  業相應的經文,大體上是佛陀為增長弟子信心,開發善根,提昇宗教情操所說的端正法。佛弟子透過端正法的修學,有所成長後,佛陀才再深一層講說正法要的四聖諦理。在此例舉《中阿含‧鹽喻經》(註一)介紹佛陀給予佛弟子們的教示及修習方向。本經的宗旨,明確地指示重業轉為輕受的過程,若能從經文的點滴來掌握佛陀的本懷,便可進入「法」的領域。如果我們想扭轉命運,必須先從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來著手,再加上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我們的精神領域,就能逐漸充實與圓熟。當我們具備這份內涵時,才較能對不順心的逆境感到自在,進而有能力欣賞生命的模糊與陷阱。之後,內在心靈方能培養對生命的誠摰,漸漸地達到安詳、自在。

  具足了以上的因緣條件,方能篤定地掌握身心行為,而我們的業報也將有改變的空間。以下就經文內容、譬喻,作綱要的介紹:

〔作不善業〕

◎ 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若作不善業,且「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這是因為個人的行為、語言、思想等依然故我,不能淨化自己本有的不良習性,培養好的行為,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使生命歷程有轉圜空間的機會。這好比「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此情況就像一個人感冒發燒時,想泡一杯淡淡的鹽水來喝,以緩解體內細菌的流竄。然而,一不小心,倒入太多的鹽巴,原想使這杯水喝起來爽口,卻成為不可得的奢望。

  又如「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貧窮的養羊人「屋漏偏逢連夜雨」,生活已經十分困頓,仰賴生活的僅有資產,又被豪富、強勢的人家所奪取,這個養羊的主人,能向誰去伸冤呢?已經窮無立錐之地的人,僅僅虧他人一點點的錢財,即被債主縛綁,「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這個窮人想解除這被縛的厄運,那是難上加難!佛陀以生活上淺顯的譬喻,讓我們明瞭,當我們處在這種情境之下,想要橫越苦海,到達自由的彼岸,必須培養把握當下,以眼前的情境作為菩提生涯的立足點,面對現實,精進努力,方是上上之策。

◎ 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作不善業,但「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若有足夠的時間(壽命)修行,來改善、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使本來不良的習性,逐漸轉好。這好比「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恆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又「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及「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

  依以上譬喻與前一段文作比較,我們了解不必為已經存在的惡業懊悔、擔憂,如果因為「悔」而委頓不前、不能超越,不但對生命的成長沒有幫助,反而削弱了鬥志。因此,把握當下最為重要,在足夠的修行時間裡,只要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清淨懺悔,行善不斷,便可提昇、改變自己的生命素質,阻絕惡業種子的成熟。讓每一個當下,透過「法」的實踐,將現生的業報當作未來生命的養料,更可以積極地以戒、定、慧三學清淨三業,成為重罪輕受,轉化業報的契機。

〔故、不故作業〕

◎ 三業清淨,戒德圓滿

  本經主要在說明,故意作業與不故意作業的差別。在《中阿含‧思經》(註二)中提到:「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定)受報。」故意作業的「故意」,是透過內心的反覆思量之後所作的決定。經文指出,依循身、口、意三業中,以意業的影響最為深遠,因為故意造業,是經過思心所思慮決定後所發動的行為,這些業清楚地烙印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變成生命的一部分,留下深刻的痕跡,這樣的影響當然最為深遠。除此之外,《思經》中還例舉身、口、意所作的十惡業──貪、瞋、痴三毒造成思想的偏頗,妨礙明智的思惟,所以,意業影響我們的生命體最為深遠。「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透過經文提示,故作惡業,肯定不是佛弟子所應為的,我們應謹慎自己的行為和心行,不讓這難得的人身,命終之後墮入苦處。佛陀慈悲、愷切地告訴我們,佛弟子應捨三不善業,修三善業,隨著因緣變化,因果業報就會有種種改變。經典說:業果因緣往往是異地而熟、異類而熟,不是我們薄地凡夫所能思議的。為了要解脫過去業力的包袱,必須從佛陀的法身(經典),獲得寶貴的啟示與開導,以便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因此,佛陀鼓勵每一位有心向上提昇的佛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依循清淨的三業,守口、攝意、身莫犯,看清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並且時常思惟因三業出軌所受苦處的警訓,即能讓自己起心動念的每一個當下,深思遠慮,進而進修戒德的圓滿。「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掉、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痴。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普周一切;心與慈俱……如是悲喜心與捨俱。」以戒德圓滿為基礎,再加功用行,遠離諍訟,去除五蓋,不讓自己淪為闇昧、封閉的自我。從身心謙和,正念正智進修四無量心,如實的用功,層層增上,必能圓成三果以上的階位。 

◎ 因緣具足,決定受報

  有關故、不故作業,須再具備增上心作、更修習與隨喜回向這三個條件才能成滿,接下來以《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註三)來作說明。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者,若人於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願迴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報業。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者,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願回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決不決定受報主要在於我們的用心。所謂「增上心作」,即是透過思心所的作意,從審慮、決定而後發動的作為,有了思心所的作意,即能決定我們歸處的去向。「更修習」即是作了又作,積久成習,習久成性。更將此善業不斷地隨喜、回向,這股力量就不可思議的愈來愈大了。具足了以上種種條件,肯定是會受報的,如果條件不具足,報與不報則依時節因緣而定。

  本經談到所有善、惡業的種子,在沒有受報以前,若未修證解脫,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有業就會有報,只要因緣具足,即使經過了百千萬生,業力依然存在。「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佛陀雖已成道,但仍有九種罪報(宿緣),何況凡夫!因此,若不修道而想免除身苦,那是妄想,連成佛都不可得。道業成就者可以超越心理的苦,但生理的苦依然存在,只是內心不再被身苦所繫縛,而能坦然面對、接受。

  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報,差別不同。」每個人對自己期望不同,所要求的疏嚴便有所差異,由於努力的方向和程度不同,所成就的業果也就不同。我們都應如實內省:我有幾分道人的氣質,幾分道人的襟懷,當我能常常品評自己時,向內觀的心靈就覺醒了,善業自然成長,惡業也將隨著消失。

〔真心悔過,令消苦果〕 

  在《增一阿含》五十二品第八經(註四)中,紀錄一段波斯匿王向佛懺悔罪業的事蹟:波斯匿王為了爭奪國家的霸業,殺害了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他權勢滿足之後,卻感到惶恐不安,後悔極了,由於內心的自責後悔,不斷地與痛苦拉鋸、交戰,內心處在擔憂、矛盾與痛苦的狀態下,不能自拔。他懇切地請問宮中文武大臣:當今世上有誰能幫助我,免除我內心的不安與歉疚?有誰能讓我的心意得到泰然?波斯匿王思考到,當今世上,唯有佛陀能幫助我去除煩憂與愁苦,於是他帶著隨從,來到了舍衛城的祇洹精舍謁見佛陀。

  他以最恭敬虔誠的禮節,去除國王的五威儀(傘蓋、天冠、拂塵、佩劍、履屣等),恭敬、謙卑地來到佛前,以至誠懇切的心情,五體投地,向佛陀懺悔,泣訴自己因貪婪所犯下的種種錯誤,祈請佛陀接受他的悔過。佛陀慈悲接納了,愷切地告訴波斯匿王:人生的壽命極為短暫,壽長不過百年,若以天壽與人壽相比,時間的落差,實在無法相提並論。若只為了短暫的虛榮,卻讓往後的生命歲月,墮入無底深淵,而以有限的人生歲月,來代換不可知的將來,惡業的造作實在是極不值得,所以,佛陀告誡國王,應當沉靜下來深思、慎思。

  接著,佛陀再為國王開示,生、老、病、死如四大山從四方來折磨眾生,令眾生不得自在,因此,須透視這個事實,找尋一條出路。而佛陀已從覓道、至道而證道,回過頭來並帶領眾生依循道跡前進,超脫有限的生命模式,邁向離苦得樂的解脫。從三業下功夫,若不軌範身、口、意三業,讓它任性地自由發展,向下墜落往十惡前進,將會受苦無量。佛陀鼓勵波斯匿王「此十惡之報,致斯殃亹,受無量苦,況乎外者乎,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以正法治民者,命終之後皆生天上……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後皆生地獄中。」應盡自己的力量,以佛法來治理國家,並引導、調伏百姓,命終之後,必定往生善處天界。

  經文中,佛陀一再地警醒我們,若不謹慎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將來承受苦報的終究是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忙分擔、頂替。而且,造作惡業會引生自己內心的惶恐與憂慮,同時加強自己趣向不良的習性。因此,佛陀殷切地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思想的建構、知識的獲得、道德的培養……都不是一蹴可幾或唾手可得,必須經過辛苦的琢磨,更何況改造身心素質的艱鉅工程,怎能不發自內心,至誠懇切地悔過、自省,激發向上、向善的心,遠離過失,超越自我。

  「雖為極惡原,悔過漸復薄,是時於世間,根本皆消滅。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惡,莫為父母、妻子、沙門、婆羅門,施行於惡,習其惡行。」真心悔過,可使惡業的種子,得不到煩惱的滋潤,其影響力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化、枯萎、凋零,乃至消失。為惡,不論理由多麼堂皇,不論是何許人也,最終承受苦報的,畢竟是自己。因此,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掌握佛陀悲智的本懷,依循經義篤實學習,人生美好的願景,即在可見之處,向我們揮手。 

¢ 眾生隨業,千差萬別   ñ

對於因果業報有正確的認識,不僅可成為我們行為的準繩和軌範,它更進入心靈深處,成為生活的理則和生命的憑藉,也是成全人性和闡發佛性的契機所在。

生死輪迴的眾生,在一個大苦陰聚中沉淪,頭出頭沒,必須到修行成就,圓滿解脫後方能盡苦。然而,佛陀為隨順世人的感受,令眾生修習佛法,出離輪迴,在《鸚鵡經》(註五)中述說鸚鵡摩那都提子家的「白犬吠佛」的經過始末:當佛陀托缽經過都提子家時,都提子正好有事外出,而家中的白犬對著佛陀狂吠,佛陀為牠做了最確當的開示,白犬聽了佛陀的訓誡後,生起一念的慚愧心。「白狗遙見佛來,見已便吠,世尊語白狗,汝不應爾,謂汝從呧至吠,白狗聞已……憂慼愁臥。」都提子回家後,見到白狗愁憂不喜,從家僕稟告中得知整件事情的原委,都提子不能諒解佛陀,「欲誣世尊、欲謗世尊、欲墮世尊。」於是都提子到勝林給孤獨園,去找佛陀興師問罪,經都提子一再提問後,佛陀才告訴都提子實情,經證實之後,白狗果然是其父都提所投胎轉世。

  都提墮落白狗的業報,這樣的結果是都提整個生命活動的總和,不是佛陀憑空想像出來的結局,因他生前,舉手投足野蠻強悍,氣勢凌人,又以增上慢心,慳吝不捨,守著財富不肯布施。因此,今生再投胎為白狗,繼續前生未盡的心願,守護自家的財產。都提子證實了佛陀所言不虛之後,放下瞋恚之心,轉為善念,再次來到僧團中請教佛陀,此時的都提子態度謙和,恭敬虔誠地稟白佛陀:「瞿曇,我復欲有所問,聽乃敢陳。」都提子問:「人身何以有高、下、妙、不妙、長命、短命、多病、少病……種種的千差萬別?」世尊答曰:「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佛陀接受都提子提問後,不厭其煩地為他說種種相對之法,內容不外乎是說明,在菩提學程中的每一位佛弟子,「要怎麼收穫,應怎麼栽」,都提子聽完佛陀的開示後,「長夜得利義,得饒益,安隱快樂」,雀躍歡欣,虔誠地禮拜佛陀,依止佛陀,成為三寶弟子。

透過經文的研讀,我們了解到後代佛弟子朗朗上口的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業報紀錄著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起心動念的實際過程,所以,不論是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修為,應當慎重地抉擇、取捨,記取佛陀的教誨,即能掌握從凡夫身邁向聖者流的契機。  

¢ 人生境遇,變化多端  ñ

同樣生為人,但在生命歷程中,所面臨的狀況,卻有苦、有樂、先後與長短的分別,這樣的情形不禁讓人懷疑,為何如此千差萬別?在一期生命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局勢、狀況,有時能清清楚楚地看它發生、進行與消逝。而有時卻也模糊懵懂,糊里糊塗地看著它發生,這主要是因為「人」在面對類似的事件時,不一定引發相似的反應。有些人一觸即發,瞋怒無常;有些人慢條斯理、溫和婉約,因此,每個人就有其不同的業報因緣。

  《增一阿含經》(註六)中,佛告訴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苦,或有人先樂而後樂。」此經告訴我們要明白因果與善惡業報,在一期生命中,不是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根、塵相對的當下,都能自我掌握,都能善念相續。有時渾渾噩噩地摻雜散亂的妄想,有時在無記的心態上莫名所以。因此,我們的一生時好時壞,轉來轉去,永遠轉不出六道輪迴的範疇,隨著這樣的因緣變化,我們的苦樂、福德與業報就這樣摻雜不明。

在本緣部《佛說波斯匿王善光緣經》(註七)中記載著:善光公主得寵於波斯匿王,然大王屢次對善光表示,你今天之所以有如此優渥的生活環境,受到大家的愛戴,都是因為父王給你的庇蔭與恩賜。然而,善光不這麼認為,她說:「我有業力,不因父王。」國王被惹怒了,將公主下嫁給一個貧窮乞丐,又告訴公主:「若汝自有業力,不假我者,從今以往,事驗可知。」善光隨夫回到家中,「隨其行處,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發出。」至此國王才相信「自作善惡,自受其報」。

  《雜阿含》九三○經(註八)中,摩訶男長者曾問佛陀:在生活的領域裏,我學佛、行善,念念不忘三寶,但當今的社會危機四伏,如果有一天,我在十字街口被馬車、狂象或壞人撞死、踏死,而意外死亡,那時我將投生何處?佛陀慈悲地安慰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後不生惡趣,終亦無惡,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我們的業果,隨著日常生活的造作,有著種種的不同。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註九)談到,慣習的業力,自然起用而決定招感來生的果報,不出三大類:隨重、隨習、隨憶念。

當然,這是指生命最後的那一剎那。在這三大原則綜合了我們前生、後世的因種子,映現了佛陀所說的「業異熟報,不可思議」的理則,導致生命的過程中有苦、有樂、先後、長短不一的差別。如同身體的保健,一向健康的身體,稍一疏忽受了風寒,加上抵抗力差的時候,遇到流行感冒病菌的侵襲,人就生病了。同樣地,我們的業果因緣,也是稍不留意,摻雜種種的念頭,因此有苦樂、先後的不同,然而這都不出「隨重、隨習、隨憶念」這三大樞紐。

¢ 結語   ñ

「業報因果」是佛陀說端正法的初學範疇,然而,自古以來這個基本原則,一直與我們在六道中的生命取向息息相關。這生命內涵是如此地深奧,不是我們的意識領域所能及,但它卻不失現實世界與實際生活的可見性和有效性。我們必須努力開拓生命內在的睿智,讓自己的精神領域,達到無限的擴充、提昇,再循著佛陀教法的引領,了解經典的道理,不讓自己因經驗知識的一知半解,而走入故步自封,甚至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還沾沾自喜。期許自己,透過佛法的認知,再努力向上一著,相信能使自己的菩提學程愈走愈穩、愈寬廣!

 

眾生的心如湍湍急流,在縱橫交聚、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裏,往往容易忘失修行的目標,讓心念飛向虛無飄渺的不可知。生命中有些成果的獲取,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從因緣法則的觀點裏,我們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唯有依循善知識的教化、經典的研讀、道友的提攜與相互的探討……,從中獲取寶貴的啟示與教訓,改變自己,放棄僵化的思想,從日常生活的做人處事當中,找出內在的彈性,再依長輩的栽培與自我的期許,慢慢地層層增上,我們才有能力篤定地踏穩每一個步伐,開創一條光明舒坦的菩提大道,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吧! 

 

n 註 釋:

註一:大正1,433a-434a。

註二:大正1,437b-438b。

註三:大正1,891a-895b。

註四:大正2,827b-829b。

註五:大正1,703c-706b。

註六:大正2,655a-656a。

註七:大正4,458。

註八:大正2,237b-c。

註九: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民82),pp.76-7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