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
尋找下一個未來佛-----不要懷疑,就是你! 未來佛我們永遠等著你來;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三線); 初級班報名大約為每年五月

節錄聽聞佛法

1、學佛的人第一要聽聞佛法,因為聽聞佛法心中生起智慧,具正知見,以此掃盡身心妄執可證涅槃。學大乘法,由於多聞正法起大乘勝解心,也不會退墮。

2、修學佛法要從「聞所成慧」做起,從多聞(聽講、看經)佛法中深徹信解三寶等功德,得到這聞所成慧,才是進入佛法智慧的開始。

3、進一步是「思所成慧」,思是思惟、觀察,要深入去思考觀察,才能更深刻悟解佛法,得到這思所成慧。

4、更進一步「修所成慧」,修慧是在禪定中,智慧與禪定相應,因修禪定而從定中更發深慧。

5、真實的「無漏般若」(聞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現前,現證的般若,才是無漏慧。

6、聽聞佛法,也要有三個過程,依照這過程修學去,多少能得些利益。第一是得要:知道佛法重心是什麼,包含些什麼重要宗派;對佛法從印度弘傳來歷史也知道些。第二是深入:對佛法概要相當了解再選擇一宗一部門,由淺而求一門深入。第三是旁通:從專學立場再對其他宗派的教義彼此了解差別,貫通一切。這樣對於佛法的認識,也就愈加深刻了。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在一起是緣份,一起在走是幸福

這句話真的很讓人感動

說到我心坎兒裡去了 

走在一起是緣份,一起在走是幸福 

一種叫理所當然的習慣

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裡,丈夫只會粗聲粗氣的說:「飯煮好

我餓死了。」對妻子的忙碌辛苦視而不見。

有一天,丈夫帶著未婚獨居的同事回家,同事一進門,老婆

接過兩人的公事包和外套,丈夫還是老話:「飯煮好了沒?」 

同事卻說:「大嫂,對不起,麻煩你了。」

看到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同事感動的差點掉下淚來:「一回

家就有熱飯熱菜可吃的感覺真好!哪像我,每天回家都只有

冰冷的牆壁迎接我。」

然後埋頭拼命吃菜,彷彿一輩子都沒吃過飯的;對老婆的手

不絕口,一盤簡單的炒青菜都被他說得像什麼山珍海味

的。老婆眉開眼笑,不斷的夾菜給同事,還說:「請用。」 

老公反而被冷落一邊。 

吃完飯,老公照例拍拍屁股,想移到客廳沙發看電視、聊聊

天, 正想開口叫老婆倒茶; 那個不識好歹的同事,竟然幫忙

收拾碗筷,還不忘跟老婆道謝:

「大嫂,謝謝你費心做這麼豐盛的晚餐請我。這些碗盤我來

洗就好。」


老婆當然不會讓客人洗碗。這時,丈夫說:「泡茶。」

雞婆的同事居然說:「大嫂,你告訴我茶葉在哪裡,我自已

來就好。」 同事走了之後,老婆一邊洗澡一邊唱歌。

丈夫問:你為什麼那麼高興?老婆說:「我煮了十幾年的菜

給你你從來也沒有跟我說一聲謝謝。吃完飯不但不幫忙洗碗,

還要我泡茶侍候你。你看看你那個同事多懂事。」

老公回答:「因為他第一次來我們家啊,因為他不認識你啊,

等著看好了,看他結婚之後,會不會跟老婆說謝謝。」

為什麼?

為什麼面對至親的人,我們總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忽略

最基本的禮貌和感謝?

老婆為什麼一定要煮飯? 

那是她的工作、她份內的事? 

因為她愛你。

丈夫為什麼要辛苦工作受到老闆指責、剝削仍然不敢辭職?

因為他愛妳。

愛不是理所當然,愛是得來不易。  

有人說,女人最傻,只要你給她一句讚美、一句感謝,她就

會無怨無悔的為你做牛馬。

其實男人也是。

在家的時候,放一缸熱水,接過他沈重的公事包,跟他說聲

:老公你辛苦了。 

他在辦公室受到再大的委屈,也忘的一乾二淨。

只是一句讚美,只是一句「請、謝謝、對不起」,

愛情裡多了多少甜蜜和安慰?

下一次,別忘了對你的愛人說:謝謝你。

幸福的長相:一句平凡的話語,卻有著神奇的力量。

吳若權寫的兩句話:

主動,被動,不如互動

愛人,被愛,不如相愛

走在一起, 是緣份 

一起在走, 是幸福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華嚴經、十地品》導讀 第二單元 (轉載98年慈願甲班 郭周順學長)

  •    帶領我們的師父是上見下晉法師,而不是上見下智法師,真是抱歉,連師父的名字都弄錯了,所謂老眼昏花不得不承認,感恩素芬的指正!

       初嚐華嚴,好像進入浩瀚的大海,更像進入無盡的虛空,武則天因讀了華嚴,而寫出有名的開經偈:無上深深微妙法.........師父的進度又那麼快,真有力不從心之感!

       大乘佛教所說的菩薩十地就是華嚴十地,『地』是住處、住持、生成、生育的義思。也就是菩薩行者於其位住持佛法能生成各種功德,是大乘菩薩行位的準繩。

       〈十地品〉是已成就第十品的金剛藏菩薩在華嚴法會承佛威力,巧妙的將教理及綱要,修行方法,在十地中循序傳達出來,為菩薩行者明白的指出前行的方向、道路及次第。十地是: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修十地的方法是這樣的:初地:布施;二地:持戒;三地:禪定;四~六地:般若;七~十地:方便。最重要的是種善根,立廣大志〈發大願〉,並以大悲心為首,運用智慧行方便法門廣度眾生。

         師父講了一個故事:事情發生在八十年前的美國,有一個小孩名叫威廉,十歲時就父母雙亡,被送到親戚家依親,為了幫助家計,威廉每天必須到火車站叫賣報紙,每賣出一分兩毛五的報紙才能赚一厘錢,有一個客人向她買了兩份報紙,但卻把錢故意放在高舉的手上,讓瘦小的威廉怎麼跳都無法拿到這筆錢,眼看火車慢慢的駛離月台,想到無法回去交代這一筆錢,威廉只能跌坐在月台傷心的哭了...........

       這時有一個穿著高貴的婦人,剛好乘馬車經過,問明了原委,跟威廉說:孩子!你不要傷心了,你在這等著,我去幫你的五分錢追回來吧!小孩心想:她是那麼的高貴,怎可能為了我的事費神呢?

       過了一會兒,婦人不僅幫忙找回了五分錢〈我想是自掏腰包〉,而且還多給了他五塊錢和一朵漂漂亮的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世界上不是只有壞人,也有好人,你要好好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威廉果然努力用功,做到紐約時報的主編。小孩長大以後才知道當時那個曾經幫助過他的婦人是百老匯的大明星,威廉曾多次去看她演的歌舞劇,但他覺得她的演技再好,也無法演出她曾經改變他一生的那場戲精彩。

       對這個故事有何感想?婦人給小孩的不只給小孩錢〈財施〉,而且避免了小孩墮入仇恨的深淵〈無畏施〉,還以善巧的方便〈法施〉引導孩子趨於善道,這不就是菩薩道?

       師父要我們不要被一些相似法迷惑,只要不是講因緣果報的都不是真佛法。泡菜認為:要妳拿多少錢出來買加持過的水、或飾物就能得好運等等都是騙人的。

       師父又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很有錢的護法,小孩在外胡作非為,他想以印經的功德來化解孩子的罪孽,就跑去找印光大師說明來意。大師跟他說:你還是回去管管你的孩子比較重要!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別離,苦、不苦?          

     

    作者:釋德月

     

     

      「師父,那位坐在角落的女孩,她的媽媽已經往生一個多月了,她一直不能接受母親逝世的事實,所以我們帶她來寺裡走走。您可不可以跟她聊聊,讓她振作起來?」一位信徒,悄悄走過來請求。

      天湛法師看著瑟縮在知客處角落的瘦削女孩,彷彿時光回到了二十年前,同樣的地點,也是有一個無法接受父親往生的年輕女孩,同樣悲傷無助地躲在寺裡的角落。

      那一年的夏天,十五歲的她,正考上第一志願的市立女校,在全家充滿歡慶的時刻,突然傳來一個她無法接受的消息:父親得了猛爆性肝癌,壽命剩下不到一個月。

      不到十天,父親就真的走了,腦海還剛剛存有親愛的爸爸高興地打電話報喜的聲音,怎麼就這樣離開她的生命呢?年輕的她,不懂也不解,只是默默地跟隨著大人,完成一場又一場的佛事。

      為什麼爸爸會走呢?他才四十歲啊!他不抽煙不喝酒,又常常捐錢幫助貧困的人,這樣的一個好人,為什麼讓他就這樣走了呢?她不懂,也沒有人能給她答案,只好硬生生地將這個傷痕,用各式各樣的絢爛活動,暫時遮蓋起來。

       大學畢業後,她全心投入工作,在二十六歲時,就買下了一間觀山眺海的樓中樓,給相依為命的母親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她的工作屢有佳績,職位與薪水不斷地向上攀升。她不談戀愛,想以單身身份,陪伴母親。她一直以為,可以跟母親幸福地永遠生活在一起。

     

      但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讓人不得不面對。

     

      一天早上,母親外出買菜時,突然昏倒在路上,緊急送到醫院檢查時,居然發現得了末期肺癌!傷心欲絕的她,毅然而然辭去了高薪的工作,專心在醫院照顧媽媽。她突然發現,原來母親跟她一樣,十五年來,一直無法接受父親往生的事實。在病榻上,母親流露了悲傷的真情,她卻必須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為堅強的樣子,希望母親不要罫礙。

      母親在一個月後,也離她而去。

      為了替母親作佛事,她又回到了當時安放父親骨灰的寺院。十五年了,寺院景色依舊,但人事全非。再也沒有媽媽跟她一起來寺院念佛,她只有一個人,孤單地看著父母的牌位。

      愛別離,好苦!她實在難以接受,生命中的摯愛,就這樣從她的生命中消失。

      在父親去世後,她努力讓原本一無所有的家,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當她努力賺取所謂「生命的幸福」時,一切又都離她而去,她又一無所有。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才是「有」與「無」?她思維著人生所謂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突然有所感悟,原來大家都同樣地輪迴在這些「苦」當中。生命中總在不斷的失去與離開中前進,不論對象是人、是事、是物,其中,「生離死別最堪傷,每話令人欲斷腸」。生離、尤其死別,所帶來的衝擊與痛苦,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這種痛。

      她決定成為一名宗教師,以過來人的身份,陪伴與引導眾生,走出這些苦痛陰霾。在幫助信眾的過程中,她發現不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會遇到同樣的「苦」。尤其是與親愛的人事物分離的悲傷,那種痛苦與無奈,遺憾與悔恨,更是讓人苦上加苦!

     

    「在醫院看到急診室的年輕病人,只是騎車去吃個午餐,就這樣發生車禍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苦,只有身為父母的人才能體會。」

    「四十多歲的黃太太,承受不了先生往生已近三個月的事實,竟日恍惚無法入眠,不斷反覆地回想過去種種,總以為先生還活著,依舊聽到先生的腳步聲、叫她的名字,在路上行走時,總希望先生就出現在下一個路口,在過往人潮中找尋先生的背影。」

    「一場颱風的雨水,讓原本要歡慶祝壽的一家六口,竟同時埋沒在滾滾土石流中,一夜而天人永隔。」

     

      年老、疾病,尤其死亡,雖然是每個生命都會面臨的必然狀態,但通常卻無法預知它的時日與形式,而天災人禍更是現代人揮之不去的夢靨。愈來愈多的因病猝死,車禍、墜機與意外亡故,以及自殺、兇殺,使親友未及道別,空留餘恨,也使倖存者哀悼、喪慟的歷程更加複雜艱辛。

      如何讓受苦的眾生,逐漸走出傷痛、心情好轉呢?如何讓他們,填平因遭遇損失而留下的空虛呢?

     

      過去她也聽過一些像是經過「化了妝的祝福」式的安慰,如:「苦難是因為你要變成更好的人」、「意外是上天賜予生命的功課」……,雖然是出於好意,但卻是讓已受傷的人感覺到更加遺憾。若要將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歸結到神的意旨、意念的決定中,以為世間的一切,不是人的力量可以奈何的,要上帝或天,才有這種力量,這實是對「神」論的莫大錯誤!其實世間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壞的,如完全出於神的意旨,即等於否定人生。將遭遇的悲慘境遇和苦痛,說成是神特別的恩寵,真的能幫助受苦者、或合理解釋他所受的苦嗎?

      也有人將受苦說是一種磨練,「天將降大任於私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她的確看過有人受到這樣話語的激勵,變得積極向上;但是她看過更多無法接受苦難「考驗」的人們,心中充滿怨恨不平,失去原本生活的步調,根本「過不了關」,更何況成長與改變?

     

      她認為,親人的逝世,不是因為你的過錯或其他原因而造成,也不是因為你有什麼任務或責任要去承擔;每個人都會遇到老、病、死,這就是世間實實在在的真相。有信仰的人,更不要把一切歸咎於神或天,你所信仰的對象,是幫助你一起面對與度過生命的關卡;但祂不是「宇宙的自動販賣機」,不是在我們的各種討好的行為中,求得祂的保護與歡心。上天的祝福,是透過愛而散發出來,這是「非賣品」。

      而「業果報應」之說,更讓她難過錯誤知見的可怕。錯誤的觀念,即使是透過宗教信仰,也無法帶來真正的撫慰,反而是一種再揭瘡疤的折磨。「因果論」是一項自然法則,並且幾乎每個宗教義理中都會提到;但是正信的因果論絕對不是宿命論,更非報應的觀念,而是要我們認清事實,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若只把重點放在「世間的一切,無不由過去業力所招感」的宿命觀,就完全抹煞了現生的行為影響,認為一切前生註定,否定現生努力的價值。

         錯誤的安慰方式與觀念,就像是在傷口上灑鹽。生命已受到創傷者,若再次傷害自己,是世上最糟的事。她看到許多因為受難、喪親或遭逢厄運的受苦者,活在痛苦與困惑中,讓罪惡感、憤怒、嫉妒、怨懟,讓原本已經受苦的創痛更加不堪。  

     

        佛陀說:「什麼是愛別離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想要的、喜愛的、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懷善意者、心懷好意者、心懷安慰意者、心懷安穩意者、母親、父親、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親,然後喪失了與這些人的會合、交往、聯絡、結合,那稱為愛別離苦。」人生中總有這些小小大大、難以補救、甚至無法挽回的必然遭遇,她希望瞭解失落的反應、認清痛苦的原因,學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心態與方法,進而協助他人,從「愛別離」中認識自我、體認無常、告別悲傷的知見與資糧。

      一切現象無不是有因果性的,但是要求正確而必然的因果關係,不可攏統而講。正確的因果律是注重思想與行為的,指導人該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得好。則自己能得到真正的安樂,世界也可以得到和諧的安樂,這才是真正的因緣論,能得到究竟的解脫。

     

      生與死無所謂好與壞,苦難也具有正面與負面的意義;愛別離苦不苦,全歸因於我們的回應。摯愛往生的不幸,不一定抹煞的了我們對於生命的信仰與素質。離開不是只有絕望,而是更能見證生命的可貴,讓我們更肯定生命的價值,讓我們即使面對素不相識的人,也能寬容與愛。

     

      愛是生命中力量、勇氣與希望的泉源;愛不是崇拜,而是接納;愛是能夠包容,懂得原諒。愛別離,苦?不苦?將對親人的愛轉化與提昇,將會發現其實他們並沒有死,也沒有離你而去,因為真正的愛,是大悲心起;因此我們無始劫來無量無邊的摯愛,才能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藥師十二神將

    十二神將護眾生

    佛法以安頓身心、覺悟解脫為要,諸菩薩則慈悲祝福世間眾生,其中藥師如來的法門即以守護

    芸芸眾生聞名。

    藥師如來有十二藥叉神將,他們的大願是守護世間眾生,幫助眾生消除諸苦,將淨土的氣息帶

    來五濁的人間。

    有十二位藥叉神將,發願擁護藥師法門,利樂有情。《藥師本願功德經》:「此十二藥叉大將

    ,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

    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

    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

    根據『藥師觀行儀軌』等佛典所載,這十二神將在十二個月份裏,輪流率領眷屬守護眾生。

    茲列舉《藥師經》各譯本所載十二神將名如下表,並附以十二神將之十二支、本地、身色及持

    物︰

    藥師經

    七佛經

    消災軌

    十二支

    守護本尊

    身色

    持物

    宮毗羅

    宮毗羅

    金毗羅

    亥神

    彌勒菩薩

    大刀

    伐折羅

    跋折羅

    和耆羅

    戌神

    大勢至菩薩

    寶劍

    迷企羅

    迷企羅

    彌佉羅

    酉神

    阿彌陀佛

    獨鈷(棒)

    安底羅

    頞陀羅

    安陀羅

    申神

    觀世音菩薩

    寶珠

    頞你羅

    末尼羅

    摩尼羅

    末神

    摩利支天

    執寶弓

    珊底羅

    娑底羅

    素蘭羅

    午神

    虛空藏菩薩

    執螺貝(劍)

    因達羅

    因陀羅

    因達羅

    巳神

    地藏菩薩

    三股戟

    波夷羅

    波夷羅

    婆耶羅

    辰神

    文殊菩薩

    寶鎚(弓矢)

    摩虎羅

    薄呼羅

    摩休羅

    卯神

    藥師佛

    寶斧 

    真達羅

    真達羅

    真持羅

    寅神

    普賢菩薩

    寶珠

    招杜羅

    朱杜羅

    照頭羅

    丑神

    金剛手菩薩

    寶劍

    毗羯羅

    毗羯羅

    毗伽羅

    子神

    釋迦牟尼佛

    寶輪(三鈷)

     

     以藥師琉璃光如來法門而言,申年的主尊是觀世音菩薩,太歲神將是安底羅大將,吉祥色為綠

    ,吉祥物為寶珠、寶鎚。

    佛教的太歲

    最初的歲字意義是一個月為一歲,一年有十二歲,所以年又叫太歲,意思是“大的歲”。中國

    太歲定義最早見於《易經》中。在東漢時的《爾雅》(十三經之一)的【釋天】章裡則正式給

    太歲各個名稱,以分別不的年。當時只是名稱,直到後漢、晉代間五德論興起,在中國太歲的

    名稱意義開始改變成神的名稱。

     佛教指出天神鬼眾能在人間為福為禍,而藥師佛的觀念是守護生者,阿彌陀佛的觀念是接引往

    生善處。所以在藥師如來行法裡面,歲(月)有歲(月)將,太歲有太歲將。每一年太歲神將和月將

    由十二藥叉大將輪替,守護學佛的人。其中首領就是官毗羅,他同時也是守護般若波羅的十六

    守護神之首。

    太歲神將是負責守護眾生的十二位神將中的輪值的總幹事。這十二位神將每個人守一個月,但

    是年度總管則是太歲神將。

    佛法裡每一年有每一年的主尊菩薩,凡是在那一年生的人他的主尊菩薩就是那一位。這也是真

    言門替入壇者找主尊時的第一個方法。

    如果用方便說法“守護佛菩薩”的觀念來說,猴年生的人主尊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那一年的

    神將就是安底羅。“每一年”又名“太歲”。

    祈福方法

    想要承佛菩薩之慈悲願力,祈福許願的人,可在本壇登記以由諸菩薩及十二神將守護。首先將

    您的許願事項填入(如世界和平、考試、愛情、小孩、健康、家裏的喵喵狗狗),接著選唸經

    文一小段,以開智慧、增福報。

    自此之後,藥師十二神將即會守護您,每當您心中有佛時、心中映照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即能

    開運除厄,吉祥如意。

    〔參考資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灌頂經》卷十二;《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

    ;《陀羅尼集經》卷二;《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藥師七佛供養

    儀軌如意王經》。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一座心中的佛堂

    釋見毓

    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去為他安位,要安的是誰?是我們自己。
    安一座可以隨時帶著走的心中佛堂,沒有時間的問題,更無空間的局限,
    二六時中,都有佛菩薩與佛法作為我們生命的領航者。

    與佛同在

    居士學佛後,總希望在家中安個佛堂,作為自己身心沉澱的淨土。家中安佛堂,請世間最有福報、智慧,也最慈悲的佛菩薩來家中供養,這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一件喜事。

    說到「安佛位」,真的是在「安佛」嗎?福慧圓滿的佛陀還需要我們來「安頓」嗎?其實真正需要安頓的是我們自己。如此說來,「安佛位」的儀式是否就多此一舉?當然不是,「安佛位」主要是藉著儀式表達我們殷重的虔誠心,也藉此凝聚家人的心以三寶為依歸。

    設了佛堂後,佛堂便是全家人共同的信仰中心,也是家中最神聖莊嚴的地方。每天除了上香、供水外,誦經、禮佛做定課,自我反省以沉澱身心,都是應修的供養,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佛菩薩最歡喜的是我們能依法修持,將慈悲與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家中安了佛堂,似乎佛菩薩不再那麼遙遠,近在咫尺的慈容,倍感加持力的威攝,佛菩薩有如我們的父母、師長、好朋友,當我們喜樂時,可以與佛菩薩分享;當憂惱時,佛菩薩更是我們抒發心靈憂惱的對象。

    曾有居士與我分享,不論在外頭如何的風光自負或挫敗愁鬱,只要回到家中的佛堂,身心自然放鬆,無須矯揉造作,即可卸下虛偽的假相,以本來面目坦然與佛菩薩作內在深沉的對話,是非曲直、功過毀譽自在其中。

    也有居士說:人的情緒變化莫測,翻臉比翻書還快,唯有佛菩薩始終如一,不論你的心意多少,全盤慈悲納受,任你不斷重複嘮叨祈求,總是笑容依舊、慈眼以對,可說是推心置腹的知己。

    一座可以帶著走的佛堂

    然而,有人可能因家人障礙或斗室簡陋,恐對佛菩薩不敬,無法在家中安奉佛堂而感到遺憾。其實,安佛堂不只是安置外在的佛堂,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更可以安個佛堂。

    外在佛堂會受種種因素限制,而內在心靈卻是「心包太虛」,不受時空限制,只要我們願意,任何時刻均可設立心中的佛堂。需要時,獻上一柱心香,默念「願此香花,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薰眾生,同入佛智。」發個自利利他的好願,內心的充實感,才是無價的。

    如何安置心中的佛堂呢?首先,於內心深處建造一幢莊嚴典雅的佛堂,觀想自己的本尊安坐其中,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周遭圍繞,怡然莊嚴的姿態,令人望之心生歡喜。

    如何修持呢?找一尊自己契機投緣的佛或菩薩,虔誠地安奉在自己心底的佛堂中,將佛菩薩的相好莊嚴,深深刻烙在八識田中。每當斂目獨處時,徜徉在諸佛菩薩的悲智願海中;每當稱心快意時,感受到諸佛菩薩分享我生命飛舞的旋律;每當苦悶煩憂時,有諸佛菩薩陪我度過晦澀的時光;每當我沉醉五欲六塵時,諸佛菩薩會提醒我們要過覺醒的生活;每當迷失自我時,有諸佛菩薩適時的導引……。

    除了憶念佛菩薩的相好莊嚴、圓滿德行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憶念佛菩薩的教法,學習佛菩薩「自覺覺他」的精神,培養迴光返照的醒覺,觀察自己的心念與行為,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漸漸與佛相應。

    總之,讓我們與佛菩薩如影隨形,你一定會發現,當我們需要時,佛菩薩就會適時出現,並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便說: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曾有居士到國外旅遊,半夜睡不安穩,折騰半天,只好起來靜坐,運用學佛功夫,即時建構心中的佛堂後,持誦大悲咒回向,總算一夜好眠。這件事讓他對佛菩薩的信心更堅定,也是他鼓勵親友設立心中佛堂的最佳見證。

    有位女居士感恩地說,佛菩薩是她生命中的大貴人,十年前先生事業失敗,孩子正值叛逆期,與公婆也產生許多溝通上的問題,導致身心俱疲,在無法溝通、「四面楚歌」之下,常常想以自殺來逃避問題。經友人介紹學佛後,在家中安奉簡單的佛堂,每天在佛前做功課自我反省,並且時時回到心中的佛堂,思惟佛法,觀察無常、苦、空的真理,學著以慈悲、放下的態度來面對家人。她不斷主動安慰先生要勇敢面對失敗的挫折;對孩子的教導方式也在老師的協助下,給予較開放式的導引,也時常提醒自己要以柔和的心面對。於是,她心中的鬱結在佛法的滋潤中漸漸解開,將逆境轉化為增上的力量,終於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因此,安一座可以隨時帶著走的心中佛堂,沒有時間的問題,更無空間的局限,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二六時中,都有佛菩薩與佛法作為我們生命的領航者。

    身處在這動盪又複雜的時代,一切都在快速變動,人很容易變得心浮氣躁,不自主地在數不盡的壓力中打轉。安個清靜莊嚴的心靈佛堂,讓自己有個獨處的時空,淨化心中的雜染,為生命注入新的活水,便是我們快樂向前走的妙方。朋友!心動不如行動,不妨選一尊契機的佛菩薩,在自己的心中安一座帶著走的佛堂,讓我們的心中有主,更讓佛菩薩的慈悲智慧與我們同行!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心朋友

    釋見可

      什麼是「知心朋友」?是彼此十分瞭解對方的心意、行為嗎?是有相近的個性、興趣嗎?是永遠給對方適時、適度的協助、溫暖嗎?必須有相同的理想、看法?是能共同奮鬥的伙伴嗎?還是要有相等的聰明才智?

      最近聽了一個故事,讓我對「知心朋友」有新的認識。

      一位法師口渴喝著水,看見身旁的師父,心想師父可能正渴著吧?於是在「猶疑」中端杯水給師父,結果師父說:「我不渴。」

      他向師父說出剛才的念頭,並請問師父:「我們是不是常在嘗試錯誤中認識別人?」師父說:「對!因為通常我們只能透過外相來認識別人,而外相的表現只是他的幾分之幾,猶如冰山,我們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水底的部分我們根本看不到。認識自己尚且不容易,何況是經由自己的經驗或想像去認識別人呢?」

      他又請問師父什麼叫「知心」?師父回答:「所謂『知心』,就是當自己端杯水給別人時,彼此能知道當下的意思,不論對方收不收,雙方都能瞭解彼此的心,這叫做『知心』。」

      我想:我們對別人所付出的一份善意的關懷,重點並不在他人一定要接受,而是透過嘗試,多一次機會知道彼此的狀況和需要。如果把重點放在「瞭解」,不僅在回拒和被回拒時不會受傷,也會學著:即使領納他人的善意時,仍能就當下事實的需要,坦然直率地說:「不!」

      原來,知心朋友不一定只是那些天生具有某種特質,和我完美搭配的特定的人,而可以是願意彼此接納,並逐漸相互瞭解的任何一個生命。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唯識學專題~《華嚴經‧十地品》導讀 (轉載98年慈願甲班 郭周順學長)

  •   從研讀班畢業,接著接二連三的共修,現在又開了進階班的課程,讓我們學佛的路能夠一步步往前邁進,身為學員的一份子,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   感恩老大在百忙中還是把老爸的電腦弄好了。老眼昏花的泡菜,打起字來雖然有如蝸牛爬樹,但我還是願意把上課的心得筆記跟大家分享,一方面砥礪自己上課不能散漫,一方面讓沒來上課而有興趣的同學能同嚐法水。

      帶領我們上課的是上見下晉法師。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見唯識〈心〉學在佛教中所佔的地位!師父說:你發的心是善的,所得的結果就是樂的,善跟樂是如影隨形的;發的心是惡的,所得的果就是苦的,就像牛永遠脫離不了所拉的車。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就無上正等證覺後,所宣說的第一部大乘經典,佛陀因行果德及佛法之浩瀚圓融,如絢爛的眾﹝華﹞般富麗莊﹝嚴﹞,因此先賢有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的富貴。這個富貴不是世俗名利財勢,而是緣於自心本具的富貴,及佛清淨心所顯現的依正莊嚴。

      這部經開始並未流傳於世,因為它是佛陀在禪定中,於菩提場等七個地方,開啟的九個場次的華嚴法會,對象是菩薩、梵天、龍王等。

      我們能夠親聞華嚴經,要感謝龍樹菩薩,他是印度大乘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也是中觀學派〈空宗〉的奠基者。龍樹菩薩自幼聰慧奇悟,在圓滿通達了大小乘三藏的所有經論後,認為釋迦摩尼佛所說的教法尚不夠圓滿,龍王才邀請他到龍宮閱讀他所收藏的佛經,龍樹菩薩才見到《華嚴經》,頌之在心,才重傳於閻浮世間。

      在華嚴經理有一個主角:毘盧遮那佛。兩個配角: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為什麼不是釋迦摩尼佛?其實是一樣的,前者是佛的法身。法身是釋尊自證的圓滿淨德顯現出來,被稱為『毘盧遮那』。

      師父要我們每天至少三次觀察自己的心,心在所緣境〈接觸外界〉當時所產生的是樂受?苦受?還是捨受?為什麼?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1、現實人間的佛陀,如釋迦牟尼佛,成立於無貪、無嗔、無癡的均衡擴展,成立於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間,而德性能作到時代的完成。本著徹底完善的正覺,適應當時、當機、當地,無不恰到好處。究竟圓滿的佛陀,是即人成佛的佛陀。

    2、在大乘法的展開中,佛陀觀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絕對無限的佛陀。佛陀雖因久劫修行,有廣大的世俗智,自發的勝義智,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實難從現實人間的佛陀中得到證明。

    3、人世間---只要是現實存在的,即是緣起的存在,緣起是有相對的特性,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自釋尊入滅,在時空的演變中,信眾意欲---知識、能力、存在的無限欲求,不能滿足於適應當時人間的佛陀,這才想像佛陀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4、知識、能力、存在,緣起的一切,永遠是相對的。這並非人間佛陀的缺陷,這才是契當真理。雖說是相對的,但無論佛陀出現於什麼時代、地方,他的知識、能力、存在,必是適應而到達恰好的。佛的絕對性,即在這相對性中完成!

     參考書目:佛法概論  印順法師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法王噶瑪巴開示:上師與弟子

    日期:2009/01/04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第二十六屆噶舉大祈願法會〉
    譯:乘宗法師

    心量大,虔敬心就大

    感謝根本上師及一切傳承上師,讓我們有機會,進入佛陀珍貴法教之門,利樂一切有情…

    〔密勒日巴故事〕

    密勒日巴歷經造塔等馬爾巴大師的種種嚴苛考驗,仍未獲大師同意傳法,自感罪業深重,想去自殺。馬爾巴大師深自嘆息後說:「大力我兒,能在種種嚴苛考驗中,對三寶、上師不生邪見,是具足大信心的真法器。須知上師示現憤怒相,是上師利眾事業的示現,是為淨除弟子罪障,切不可以世俗之見觀之。本來大力(即密勒日巴)在歷經九次大苦行之後,即可罪障清淨、不受後有,現在如有殘餘的罪障未淨,皆是師母達媚瑪女人心軟之故。」即予口傳、灌頂,並作種種授記。

    【唱頌道歌】

    敬禮譯師馬爾巴前,遠離言說祈加持﹔
    為有上師加持力,此心不受動搖害。
    恆修慈愛與悲憫,遂忘自他之執著。
    頂載上師恆修觀,遂忘威勢之官府。
    不離本尊而修觀,遂忘卑小蘊、界、處。
    思維耳傳之口訣,遂忘文字與經典。
    守護本來平常心,遂忘無明之誤謬。
    自身觀作佛三身,遂忘希冀與畏怖。
    此生來生平等觀,遂忘死生之恐懼。
    護持證解獨自居,遂忘親朋之照顧。
    一心定慧之進益,遂忘宗派之異同。
    思維生滅皆無實,遂忘教義宗派見。
    思維現象皆法身,遂忘著相之修觀。
    無整寬坦而安住,遂忘世間禮儀行。
    身語歸住於下位,遂忘富貴之驕淫。
    以此幻身作我廟,遂忘各自宗派寺。
    言語道斷為作證,遂忘詮表解說義。
    言詮義語君能說,請君勿為法所執!

    【法王開示】

    以上講完了尊者獲得灌頂和法教的故事。

    最初,馬爾巴大師給予密勒日巴的,只有苦痛的折磨,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完全不願意給尊者任何的灌頂和法教,在這段備受折磨的期間,尊者心中,卻完全沒有退失對於上師的信心,然而,一些細微的沮喪心情還是有的。

    今天,在這兒的都是過去祖師大德們行持的追隨修行者。因此,我想何不利用今天在這兒舉行噶舉大祈願法會的因緣,在這座法中,說一些關於上師和弟子的內容。

    無分別教派多瑪,象徵超越宗派的平等性

    以法會的現場為例子,這次的第二十六屆噶舉祈願法會,增添了許多新的元素,如「祈願大門」等許多地方。我想,應該和大家介紹一下無分別教派多瑪所要表達的涵義。這些作為莊嚴的多瑪和食子,供奉在右邊的是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的多瑪,在左邊的是舊譯寧瑪和具德薩迦派、山居格魯派等智者祖師大德的法相多瑪。

    這樣的擺設是什麼用意呢?是為了表示,我們藏傳佛教本身,教派傳承之間互相都是有關連的,互相有很深的因緣和影響。

    最初,因為祖孫三王,讓佛陀的法教開始在西藏興盛了之後,首先出現了舊譯寧瑪巴這個傳承的名字。總之,寧瑪的傳承是最早出現的;之後,王位輪替,朗達瑪王時代開始滅佛,之後藏地歷史上再掀起一段佛法的高潮,這也是法教「後弘期」的開始。

    密乘有舊譯和新譯的差別,接著噶當巴口耳相傳的法教傳承,由阿底峽尊者傳下,之後依序的出現了具德薩迦派、噶舉派、格當派等傳承。

    這一切傳承的法教次第和源頭都是一樣的;除了上師和法脈部分有所不同之外,從根本上來說,各教派之間沒有一個不是互相關連著。

    總而言之,我們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之間,有著交互的傳承,在法教和誓言上也有著關
    連。

    但是,各個教派卻又各自展現著不同的佛行事業,強調著不同的重點,這些不同的小細節,對於一個不太了解佛法修持的人來說,會產生許多困惑,因此而造成許多小小的紛爭。

    雪域所有法脈,都是佛陀法教

    就如同今天開示的《密勒日巴大師傳》裡,馬爾巴大師說的,他給了密勒日巴超乎負荷的無盡痛苦。一般的人,會覺得馬爾巴上師根本沒有絲毫悲心,但是實際上,這是上師的一種示現,是為了清淨密勒日巴尊者的罪障,上師才示現了這樣的行為,很明顯的,馬爾巴大師這麼做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毫無目的的。

    我們從這段歷史故事可以知道,雪域西藏的佛教不分教派的流傳到了今天,在這麼長遠的歷史裡面,有些上師示現了不同的作為和行持,這許多不同的示現,在凡夫眾生和不了解佛法的人眼中,都有可能會被誤解、退失信心,或心中生起顛倒的妄念;但是,卻無法說這樣的事業行為示現,本質是不如法或違背佛法的。

    因此,如果我們問:今天在這兒放了這麼多所有法脈的根本和傳承上師的法相,所要表現的涵義是什麼呢?是為了表示藏地雪域所有的法脈完全都是佛陀的法教,全都是一樣的。例如:有所謂的聲聞十八部,聲聞乘的十八個宗派同樣都是佛陀的法教,在古時候一位國王在夢中所得到的授記,有一個授記中說明了,這些宗派完全都是佛陀的法教所形成的。就像這樣,我們自身能懂得這樣的思維、也能夠這樣的去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這樣思維,我們才有辦法讓自己和根本上師、傳承上師之間的誓言相融,不相違背並且不會令誓言衰損。所以重要的是,這些相關的思維我們需要在心中生起。

    不要眼裡只有「自己的」上師

    同樣的,所謂的上師和弟子的關係,也不是狹隘、目光如豆的。

    如果我們只管親近各自的上師,對其他上師就不聞不問,這樣是不行的。所謂「上師」,包括了根本上師、傳承上師各種不同類別的上師,因此對於「上師」這個詞,應該要更廣義的去做思維。否則,如果只承認自己今生所見到、所認識的上師,對其他的上師就裝作一付視而不見的樣子,這樣是不可以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想一想:為什麼就算只是一部小小的儀軌,起頭我們都要念誦傳承祈請文,從金剛總持到自己的根本上師,順序的念誦每一位上師的名號。

    我們這些傳承當中,因為有許多無分別教派的大師,他們依序的安住在我們傳承頂嚴摩尼寶的行列當中,我們不只是觀想歸依境的時候,需要這樣去觀想,我們平常實際的在做一些利益佛教和眾生的事情的時候,心中如果沒辦法這樣去憶念,那麼再怎麼觀想皈依境都是沒有意義的。

    觀想皈依境的時候,我們總是將皈依境裡的傳承上師,觀想得非常的光耀生動;而在平時,做著利益佛教和眾生的佛行事業時,也應該在心中去憶念根本上師和傳承上師們的恩德、學習他們的行持,否則,如果只是想著:「我只要不違背自己寺院的上師和住持的開示和想法,大概就可以了吧!」這樣的話,我們也許就會變成一個不顧整體佛教,只是一心想著衣食的人。

    放大心量看大局,只顧私利會毀了佛法

    如果我們沒有一個開闊的心量,如法的思維整體教法和眾生的利益,只是執著自己的寺院上師,認為他是給予衣食、有著養育恩德的人而偏私袒護的話,本來完整堅固的佛教,慢慢的就會破碎瓦解,到最後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教,只剩下無盡的指責和誤解。因此,我們在提起根本和傳承上師的名詞的時候,應該要跟嘴巴上說得一樣,去了解這裡面的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對根本上師和傳承的所有上師,都生起虔敬、信心,以這個為基礎,當我們在做任何講說、實修佛法的事情,都會是和法教相合的,也是個合格的弟子。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會非常的辛苦。在這兒許多的食子(多瑪),上面有祖師的法相,但這並不是為了好看或是為了向人炫耀;而是為了能在心中憶念起根本上師以及傳承上師們對於佛法的恩德,所以才製作了這些上師法相的食子。見到這些法相的同時,也憶念起這些清淨的傳承、根本上師們的恩德,如果沒有這些大師的話,今天,我們不可能進入佛陀珍貴法教之門,也不可能獲得能夠利樂一切眾生的機會。所以,在心中這樣的去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感動,就要馬上去做!

    我們在學習了剛才我念的那一段馬爾巴大師和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之後,不能光只是在嘴巴上念一念馬爾巴和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應該進一步去思維裡面的涵義,追隨過去曾經出現的祖師大德們的傳記去做修持,趁現在還是感覺熱乎乎的時候就去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在這邊讀《密勒日巴傳》了,去讀很多大部頭的經典或是修心的口訣,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在這邊念誦《密勒日巴傳》呢?因為他是人,他在一生中實際的去實踐了佛法,他真實的生活在人間,就和我們雙手摸得到的人一樣;也有其他不可思議的傳記,比如有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傳記,但這些不可思議的傳記,就比較無法讓凡夫眾生理解和接受,因而就不會去修持了。我們看到密勒日巴尊者他本身是個凡夫,一開始的時候累積了非常大的罪業,後來才從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的開始修持佛法,對於這樣的一個從凡夫開始,最後修持成就的故事,我想會比較容易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也能夠令我們感動。

    【法王禪修引導】

    開示之後,法王帶領大眾禪修。

    「我們是噶舉修傳派的人,應該都知道禪修的身要」,法王再簡略說了一次禪修的身要,為了「讓心如箭」,強而有力的射向前方,我們應不昏沈、不散亂,我們修習「七支坐法」:

    一、 身正:「身正,則心正」。
    二、 金剛跏趺坐:就是雙盤,採單盤「菩薩坐」亦可。
    三、 背脊挺直:法王提醒,冬日天寒,大家又裹在暖暖的大袍裡,如果彎著身體,很容易就睡著了,要挺直,才不昏沈;但也不能太直,易散亂。
    四、 微收下顎。
    五、 兩肩自然下垂,頭穩穩的放在頸子上。
    六、 兩眼自然垂視鼻尖,但不要太用力看。
    七、 兩手結禪定印,右上左下交扣。

    以上是「身要」。

    在心要方面,法王說,有很多不同的修法,以心為所緣,容易開發神通。「現在,讓心放輕鬆,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一念的心中,安住在那一念清晰、覺照的心,就這樣禪修五分鐘。」

     

    註:此篇為法王噶瑪巴於第二十六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上所做的開示。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特伽羅與薩迦耶

    1、雜阿含卷三‧六一經提到: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必定正趣三菩提。

    疑是對三寶的猶豫。戒取即執種種邪戒,不合理的宗教邪行。身見即我見,由於智慧證無我,不在神我想。

    2、在我空觀,我有二:一、補特伽羅;二、薩迦耶。

    補特伽羅是不斷在生死中受生,無論人、我都有身心和合個體,可說世俗假我(受假)。薩迦耶是積聚,在自己的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與我愛、我慢相應,對立(名假)。

    3、佛法中所說無我,主要在不起薩迦耶見,但有薩迦耶見的,必起補特伽羅我見。觀五蘊而說補特伽羅我不可得,薩迦耶見即失去依託而不復存在。所以約法說無自性,約眾生說無我,其實是可通。 

     

    參考書目:深觀中觀今論 ;廣行—成佛之道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時中皆要遠離世俗欲想 

    123.jpg 

     

      在《法華三昧懺儀》的隨緣止觀中,智者大師教導行者於三七日正修各種行法之外的其他時間,

     

    無論行、住、坐、臥,大小便

     

    利、掃灑洗澣、出堂入堂,乃至一切飲食起居等,皆要遠離世俗欲想,應當心心存念三寶,觀心性

     

    空,念念與圓頓止觀相應,而精進

     

    修持一心三觀。不得於剎那頃,憶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更不可與外人言語論議,放逸眠臥、

     

    戲笑,視色聽聲,著諸塵境,起不

     

    善、無記、煩惱、雜念,乖四安樂行中說。修習止觀不只在定中修,至於日常生活一切威儀中,也

     

    不離止觀的修習,若能如是心心相

     

    續,不離實相,於一切境界都能安住於正道,方能不惜身命,為一切眾生行懺悔法,是名真實一心

     

    精進修習。[1]

     

      覺得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都能夠慎守心

     

    念,安住正道。現在除了每天的修持

     

    《法華三昧懺儀》之外,自己在平常的時間,也努力觀照心念,我現在起這樣的念頭、或是做這樣

     

    的事、說這樣的話,是否與修行有

     

    關?藉此提醒與策勵自己,一切時中皆要遠離世俗欲想,逆生死之流。 

     


    [1] 《法華三昧懺儀》,T46, no. 1941, p. 954b19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的故事-照亮別人也等於照亮自已‏


    佛性就像一盞燈,我點燃了它

    禪故事 《燈》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荒僻的

    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絡繹的村民們你來我往。

    苦行僧走進一條小巷,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

    的巷道深處照過來,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楞了,他問身旁的另一位村民:

    那挑著燈的人真是瞎子嗎?」

    他得到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

    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紅桃柳綠的世界

    萬 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那他挑一盞燈

    豈不令 人可笑嗎?

     那 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到了

    僧 人的鞋上。


    百思不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

    那挑燈籠的盲人告訴他:

    「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問:「既然您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

     
    映 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

    , 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

    「為您自己?」僧人愣了。

    盲人緩緩向僧人說:「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

                                       
    被其它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

                      
    碰了一下。」

    盲人聽了,深地說:

        
    「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

    但 我挑了這盞燈籠, 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

    看 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了我。」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

    他仰天長說:「我天涯海角奔 波著找佛,沒想到

                                
    佛就在我身邊。」


    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他,即使我看不見佛

    ,佛也會看得到我。

    故事就是這樣的簡單,卻彷彿一瞬間點燃了我們內心深處

    某塊漆黑的地方。 

    在生活中,熱愛珍惜身邊的一切,我們就會感受到那回饋

    來的溫暖與快樂!

    工作中,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所言所行!

    對自己負責,才是對別人負責!

    認真地做人;踏實地做事;執著地追尋;

    耐心地積累,最後卻發現,尋找金礦的過程,

    竟是將自己錘煉成金的過程!

    在愛情裡,用你炙熱的心去孕育 , 呵護那脆弱的嬌花蕾

     只為了愛能持久地散發、日久彌香!


    在婚姻裡,要懂得既然有四季輪換,就有風風雨雨,

    就有酷暑嚴寒;   既然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

    我們就能做出可口的美味佳餚!

    美滿的婚姻是要懂得相守的藝術!

    有個詞很簡單「捨得」,沒有,那來得?!

    送 人玫瑰,手有餘香!


    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所有人,點燃生命的燈吧 

    這樣,在生命的夜色裡,

    我們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燦爛!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印度佛教思想史----為佛法久住世間而盡一份佛弟子責任

    一、                從整個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演變,看到契機與方便(適應)的蓬勃發展,契理與第一義的凋零萎縮。佛的應機說法,隨宜立制,必不等於佛的正覺。而有因時、因地、因人的適應性;在適應性中自有趨向正覺的可能性---所以叫方便。

    二、                如果說契理與契機,在互相衝突中難以兼得時,放棄契理終究還是失去為介紹佛法而契機的最初用意;任何一個方便法,只有在引入契入佛法的第一義時,才有意義。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入門的九堂課

    編輯組

    明末四大師以其深刻的佛法體驗,淵博的世、出世間學問養,在洞見世情險惡、修行不易的現代社會,精心開設九堂佛法入門課程,提供新學及老參修行的指南與參照。(本文內容,節錄自四大師文集,經彙編改寫 。)

    第一堂:人有三種病

     

    三種病

     

    一般人,因為有三種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所以長夜在生死中流轉。哪三種?一、是戀著世間,不知世間的苦迫。二、是雖然知道世間是苦,仍是這樣過日子,並沒有提起真實想出離的心力。三、或許已知道勇猛精進地修行了,卻得少為足,認為自己已經開悟證果,成佛作祖了。

     

    依著一般人容易有的這三種病,我從佛陀的教法中提出三種妙藥來對治。第一、以怖畏生死來治貪戀世間的這個根本病。害怕生死的心要如頭上著了火,趕快要將火撲滅一樣急切,不再有其他多餘的想法。第二、以奮力剛勇來降伏愛見魔,使自己不受世間財、色、名、食、睡的誘惑,旁人的毀譽或稱讚,也不會動搖自己的心志。第三、以正見來導正自己偏差的觀念與行為。

     

    所以,修學佛法有三要: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具足正見。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元白》)

     

    發心應學二事

     

    有二件事,是學佛者應該要學習的。一是智慧,二是慈悲方便。

     

    要學智慧,沒有比讀誦大乘經典、深入經藏更直接的了。讀誦經典要能夠深解意趣,隨文入觀,而不要只是做些表面工夫,或只是拿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附庸風雅。另外,要親近明師良友,向善知識多學習請教,不要看了一些經典,心中就以老師自任,以為自己已經可以教導別人了。

     

    學慈悲方便,必須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定能成佛。看見造惡的人,不要生起輕慢心,應該憐憫愛念,以種種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慢慢地引導他們。

     

    倘若自己修行,看不得別人不修行;自己持戒,看不起別人不持戒;自己讀誦大乘經典,能夠了解其中一些道理,就認為自己善根深厚、高高在上;自己修禪修觀,卻認為講經說法的不算什麼。人我山高,勝負情重,這樣總是在人我優劣之間攪和,一生勤苦的修行,卻只落得個阿修羅的境界,離菩薩道可是愈來愈遠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沐苑》)

     

      

     

    第二堂:正確的第一步

     

    學佛的人,第一要做的事,就是發決定長遠心。不管盡此生,或百千萬生,乃至劫劫生生,都以能覺悟生命的實相為願望。就算墮落地獄、轉生驢胎馬腹,都誓願不捨棄這一定要成佛的志向。不因所經歷的苦,而退失了信心。

     

    路途的一半

     

    就像有個少年的願望,是希望到心目中幻想已久的「哈利波特」故事場景一樣。雖然發了願,但要從少年為這個願望所跨出的第一步—幫父親洗車賺取零用錢開始,直至他真正來到英國,心滿意足地參觀「魔法學校」、「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這樣所發的願望,才能說是「決定志」。

     

    如果沒有「一定要完成」的這種想法,只是嘴裡說著,心裡卻提不起想要做什麼的努力;或者雖然在身邊一些人的鼓勵下,已經開始朝夢想努力了,但期間,又被其他事所吸引,覺得組樂團也不錯、女朋友才重要,當初的夢想,早就忘的一乾二淨;或自己把持不住,受到壞朋友的誘惑,偷盜搶劫、吸食毒品,在正邪的十字路口拉扯;還是想著已經辛苦了這麼久,卻還沒能達成,感到身心俱疲,不如放棄算了。更可惜的是,可能人都已經到了英國,卻道聽塗說地相信景點乏善可陳,沒能多考慮一下而轉訪他景。像這樣,終究還是沒能完成願望,不是枉費了曾有的努力嗎?這都是因為剛開始時,心中並沒有一定要完成這件事的決定想法。

     

    以正見為指引

     

    除了有決定志外,另外具足正見也很重要。因為知見不正確,就會導致我們發不當的願,做不該做的事,這在學習上更會枉費工夫。要相信自心當體是佛,本來清淨無物。如果認得自心,也確信不疑,要發定要覺悟的願。以發這樣的心為起點,善知識只是督促及鼓勵你前進的人。在修學途中所有碰到的人、事,種種辛苦,種種躑躅,要在什麼地方流連多久,要不要再繼續前進,都看自己如何決定下一步,善知識無法插上任何一腳。

     

    有志學佛的人,就看你這最初的第一步,跨不跨得出。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示馮生文儒》)

     

      

     

    第三堂:閻羅王發的簡訊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位老人死後,見了閻羅王。老人開口就埋怨地說:「閻王爺,你應該早點通知我,讓我知道來你這兒報到的時間到了,心裡也好有個準備。」閻羅王聽了,無奈地回答:「我已經通知你好幾次了,你都沒有收到嗎?你的眼睛不是漸漸老花,報紙看不清楚了嗎?這是我給你的第一個訊息。你的聽力,不是愈來愈差,要別人講話大聲點,才聽得明白嗎?這就是第二個訊息啊!難道你沒發現你的牙齒才換了一排假牙,硬的水果,咬都不能咬了嗎?這就是我的第三個訊息。我看你的身體功能一天天慢慢地衰退,特別發了這些訊息通知你,你都沒注意嗎?」

     

    一旁有個年輕人,聽了不服氣地說:「你這些通知都是發給老人的,我年輕氣壯,耳聰目明,你怎麼也不通知我一下?」

     

    閻羅王說:「怎麼會沒有呢?我一樣也發了通知啊!只是你可能連看都不看一眼吧!你的隔壁鄰居,不是正當壯年,四、五十歲就往生了?前些日子,你不也才參加你同學的喪禮,感嘆他的英年早逝嗎?電視新聞、報紙上,常常都有小孩不幸往生的消息,這些不就是我給你的通知信嗎?」

     

    一匹好馬,不用騎師揮鞭,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會自己往前奔馳。難道一定要鞭子打下去了,痛了,才知道怎麼做嗎?那時還來得及嗎?

     

    人命呼吸間

     

    我的一位同參道友,病重躺在床上已經很久了,但是他心中,一點也不接受自己就快死的這個事實。只要旁人稍提到「死」這個話題,他就非常不高興。我請人轉告他,要求他務必早些將身後事交代清楚,一心正念求生淨土。他卻回說:忌諱在自己生日前談這種事,等到自己的生日一過,一定慢慢再來討論。怎知,就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就撐不過去而死了。

     

    「人命在呼吸間」,是佛陀對一般人的開導。如果一個人都已在病中,卻仍然無法受用這樣的教導而執迷不悟,實在是可悲可憫。每個人都知道「人命呼吸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的體會,到底有多深呢?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第四堂:不宜殺生

     

    人類食肉,將喫肉看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隨著自己的喜惡或口欲而任意殺生。這樣一種肉食的習慣,無形中積累了不少的冤業卻不自知。不過,在一些特定的節日或場合,應該要儘量避免殺生的行為。

     

    生日不宜殺生

     

    父母生下我們,一路辛苦地扶養與教育我們長大成人。從誕生的這一天開始,父母也隨著我們的成長,一天天地走向衰老及死亡。

     

    在生日這天,正應該戒殺持齋,做一些利益社會大眾的事,祈願父母增福增壽;若父母已往生,也回向其能永離三界之苦。許多人在生日這天,總是會大魚大肉的慶祝一番,沒有人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其實,這是聽來就使人感傷的一件事。

     

    生子不宜殺生

     

    一般人若膝下無子,不免感到悲嘆;兒女成群才是人間一大樂事。然而卻沒有考慮到其他的眾生,也都有著同樣愛孩子的心,這樣恣意地傷害其他眾生的孩子,會安心嗎?當家中有新生兒誕生時,不為他積福卻殺生造業,這樣的行為實在愚蠢。這是第二件一般人常做,也同樣使人感嘆的事。

     

    祭祀祖先不宜殺生

     

    婚禮不宜殺生

     

    結婚,是二個人共組新家庭生活的開端,也是迎接新生命的開始,在一切都展現「新生」蓬勃氣息的日子,怎麼反而殺生呢?何況結婚是一件吉祥的好事,卻在這個吉祥的日子來殺生慶祝,不也是令人納悶嗎?

     

    宴客不宜殺生

     

    祈福祭拜不宜殺生

     

    當人們碰到事情不順利或生病時,有時總殺豬殺雞,以牲禮來祭拜神明,祈求自己不受死神的威脅,早日免除災厄、消除病苦。然而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來延長自己的生命,讓眾生死而自己生,不是與所謂的天理互相違背嗎?能夠稱為神的,都是正直的,怎可能如此自私不分呢?結果,卻可能是病厄沒有消除,還同時造下殺業。這樣的行為,也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營生不宜殺生

     

    (蓮池大師/〈戒殺文〉)

     

      

     

    第五堂:如果你動不動就生氣

     

    大部分的人在學佛後,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雖然多了一層觀照,但由於長久以來,已養成了某種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方法(這些觀念與佛法的教導並不一定相應),便習慣性地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到底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的功課呢?忍辱就是該有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了解情緒從什麼地方來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因為有我,所以有個相對的「他」,我與他就對立了起來。有了對立,便有「是」與「非」,有了是非,就分出了喜愛的與討厭的,於是遇見喜愛的人、喜歡的事,就感到高興順意;討厭的就生氣不高興。如此想想,造成自己情緒波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誰使我生氣呢?

     

    從心意調柔安忍做起

     

    一般人守著有個「我」的觀念,就如堅守著城池般牢不可破。老子曾說:「柔勝剛,弱勝強。」將自己的身、口、意調柔,是練習的開始。因為「我」是如此堅固跋扈,所以,受不了別人一句不好聽的話,一件不順意的事,就會無法安住。稍微挨點餓、受點冷,就不能忍受,對於自己的一絲欲望也無能為力。如果不能在這些事中練習安忍,結果就只是再一次加深自己對「我」的執著罷了。所以,佛陀總是告訴弟子們:要修和合行。藉由一次次的柔和安忍,來鬆動自己根深柢固的我執。

     

    忍辱的練習

     

    任何時候,都將忍辱的功課提起來練習。當心中出現某種想法時,看自己能否不妄動;採取任何的行動前,先冷靜不衝動;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安忍地耐下心來走過。生活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都是試驗忍辱最好的情境。

     

    能經常這樣練習,心就不敢妄動,身也不敢妄作;事不敢妄為,情不敢妄發。如此,忍辱逐漸有力,而我執慢慢起不了作用;當我執減少,就能化解人我之間的對立,心也將更趨於平靜。不論在生活應用或生命提昇的層面中,忍辱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二.示法錦禪人》)

     

     

     

    第六堂:當一個真實善人

     

    一般人如果能濟弱扶貧,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善人。一個在家佛弟子,更要在這些基礎上,了解什麼是佛陀所教導的「善」,時時以此修正自己,幫助自己走在醒覺的正道上。

     

    心的十一個善的作用

     

    就唯識的觀點來說,心的作用可分為五十一個。而其中稱為善法的,只有十一個,其他大部分都是屬於惡的。這十一個善的心,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如果,心完全具足這十一種善,就可以說是一個純善人。只要少了其中任何一項,在德行上,就是有缺漏的。佛弟子可以依這樣的觀點來修持善法。首先,對這十一個心的作用,能清楚地了知與辨別,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哪一個善法有所欠缺?哪一個善心不容易生起?能夠如此用心,才是一個真實善人。

     

    善心,就是清淨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的。若能如此觀察善心,一切的惡法就不會現前,心自然清淨。或者可進一步練習深觀,參六祖大師開示慧明法師:「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公案。若是歸心淨土法門的修習,則依此觀察善心,一心念佛,在此生便可斷生死,不再受輪迴之苦。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示湘潭諸優婆塞》)

     

    增福增壽的方法

     

    能夠長壽,可以說是享福培福的根本;而有福報,又是修慧的基礎;能夠在每一念上覺察而提醒自己,更可以說是智慧萌發的起步,福壽的根源了。若能常常思惟生病時的情況,世俗的心就會慢慢消失;能常思惟死亡,想要修行的念頭也會自然地生起。

     

    當一個人正面臨「病」與「死」的逼迫,有什麼「我相」可恃持的?有什麼五欲好貪?又有什麼名利好眷戀?有什麼古董、財產可以帶走的呢?不再堅持著「我」是什麼,「我見」因此而降伏;不貪著五欲,煩惱便輕了許多;不眷戀著名聲,就沒有體面不體面、沒有面子的問題;知道錢財是帶不走的,就不會過份追求身外之財,而所擁有的財物,也會願意布施修福。

     

    能遠離「我」、「我所」、執著與煩惱;對於他人,就能不論聖賢凡夫、聰明愚笨,都當作是未來佛般地看待。既然每天所看見,所接觸的都是未來佛,則所有可以供養及恭敬未來佛的行為,沒有不盡心盡力去做的;凡是可能不利或氣惱未來佛的行為,也就會克制自己不去做。真能依此實踐,就一定會增福增壽。

     

    如果不能時時刻刻在心中念著未來佛,福慧也就無法在分分秒秒中累積。一個人若不能修福修慧,就算僥倖能活到一百歲,最後,也終將與草木一同腐朽罷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靈奕》)

     

    不如持咒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每日深陷在五欲與煩惱不斷現前的氛圍中,就如放在爐火上的一鍋湯,總是沸沸滾滾,哪裡有一念清涼的時候呢?

     

    雖然發心修行,但總是不肯在實際練習上多用些心。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不過學些佛教的知見,好與人談辯;念佛的人,又總是把念佛看得太平常,不肯真下死心來練習;又有一些自命清高、喜歡標榜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人,聽說了參禪頓悟這樣的法門,就自認自己是學佛的上上根器,不用什麼修行,記得禪師們的幾則公案,口頭上這裡來那裡去,這是最可憐的了。

     

    看來若是真實發心,怕生死的人,不如就從持咒(準提咒)入門,以一片懇切心來持,是最容易成就的。在家學佛者,可以從持咒的方法練習起。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七.

     

    示顏仲先持準提咒》)

     

     

     

    第七堂:本來無一物

     

    對治心浮氣躁

     

    有一類學佛人,心直而充滿正義感,每每路見不平,什麼也不管,馬上跳下去要與人拼了似的。雖然他們的心是善的,但卻缺少了涵養操存的工夫。就像一匹非常好的馬,卻沒有韁繩得以駕馭,最後因橫衝直撞而摔斷了腿一般。不問事情本末而莽撞行事,這全是受到粗浮的習氣的驅使,而不是與法相應的力量所發動。

     

    如果想要改正自己這樣的習氣,可以練習將六祖慧能大師「本來無一物」這句話頭橫在胸中。時時刻刻,覺照念頭的生起,不管是善、是惡,就將這「本來無一物」的話頭一擺,當下一片無言。

     

    能經常的這樣練習,凡是碰到任何人、事、物,則話頭現前,心會對遭遇的一切明了而起判斷,因為定力的原因,自然就不會再落入粗浮魯莽中。如此一旦有一天,忽然親證「心本來沒有自體」,通身毛孔皆是利生事業,又有什麼身命可拼的呢?

     

    就是讀書與寫文章時,對參話頭這個練習,也並無妨礙。書讀了,文章寫了,放下就還他個本來無一物,自然胸中平平貼貼。如此用心,看書就和聖人心心相照,所寫的文章都從自性流出。

     

    既然原本就有容易與道相應的直心,何不進一步再這樣地練習看看呢?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梁仲遷》)

     

    對治妄想

     

    能夠知道自己很多妄想,妄想就無法將你纏繞。既然說是妄想,那就沒有一個實體。就像空花怎能結果呢?因為我們無法通達「妄想本無」,而將它當作實有的東西對待,念念都和它打交道,沒有一念休歇的時候。當把妄想認作主人,對於什麼是真正的「我」,就愈來愈模糊了。

     

    問:「妄想不停時,如何?」古德曾回答:「妄想不惡。」

     

    平時,只將「本來無一物」這句話作為話頭,在任何時間中切切參究,看妄想從何生起,不要隨著流轉,話頭一提,自然歸蹤滅跡。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劉仲安》)

     

     

     

    第八堂:觀察身心實相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這件事,是最該使人擔心害怕的了。但是一般人沉迷於世間的五欲之中,如癡如醉,一點也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如果能稍微清醒,反思一下生死這件事,就算是最愚笨的人,也會感覺到它的過患,更何況是有智慧的人呢?既然有病,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對治;知道方法然後用心調理,再怎麼強大的過患都不算什麼了。

     

    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這「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應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毘舍浮佛偈)四句偈。這是古佛遺留下來的老藥方。如能夠將這四句偈誦個千萬遍,生死的根不必費力地拔,自己就會斷了。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五.示張茂才》)

     

     

     

    毘舍浮佛,因為身與心都覺了解脫的緣故,又稱為「自在覺」。一切眾生,因為不能覺了身與心,所以不能解脫生死煩惱。

     

    要如何才能覺知「身」的真相呢?應該要細細地觀察:我這個身體的皮肉筋骨,這些屬於堅硬的部位,最初是怎麼來的?涕、唾、津液、血尿,屬於水的這部分,最初又是怎麼來的?身體的溫暖,屬於熱的部分,是怎麼產生?身體的四肢、八萬四千毛孔,能行動自如,血脈周流,這能運能動的,是什麼?

     

    如此觀察身而漸漸熟練後,再繼續心的觀察。我現在這個分別的心,是因為外境的原因而有,還是自己生起的呢?如果是因為外境,在沒有接觸外境時,應該就沒有所謂喜愛或討厭的心生起;如果是自己生起的,沒有任何境的接觸,心中應該沒有愛或憎。這樣不斷反覆地觀察推求,這分別的心是依他起,或由自生的想法,將一再被折服,由自或由他,也將完全無法立足。

     

    既非自生,也非他生,這分別的心,又因什麼而共同生起呢?既然心不因自、他而共同生起,哪裡有無因就能生心的呢?如果無因能生物,為什麼火不能生水?石頭中不生草?鹽中沒有淡味呢?龍樹菩薩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這可以說是對毘舍浮佛偈的另一個詮釋。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二.釋毘舍浮佛偈》)

     

     

     

    第九堂:大家一起來念佛

     

    勸念佛

     

    日子過得清閒,有很多自己時間的人,應該要多念佛。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兒孫自有兒孫福,正是我們可以盡心盡力念佛的時候,每天念個幾千乃至幾萬聲。

     

    有時很忙,有時有空閒的人,也應該念佛。責任還沒能完全放下,事業或家庭的事忙起來團團轉,空閒下來也還有一些時間。雖然時間不多,也可以在該做事的時候做事,一有空時就念佛,每天念幾百聲乃至幾千聲。

     

    非常忙碌的人,更應該念佛。整天為著企業組織或家庭奔波,雖然很少有空下來的時候,也要在忙裡偷閒一下,利用時間念佛。每天早起的時候,念佛十聲,乃至在一天中,能念個幾百聲也是很好的。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

     

    念佛攝心

     

    念佛的方式有:默持、高聲持、金剛持等。若大聲念時覺得太費力;不出聲在心中默念又容易昏昏欲睡;那就使聲音在唇齒之間,保持佛號綿綿密密不斷,這就是所謂「金剛持」的方法。在念佛用功時,不要執著一定用何種方式。只要覺得費力了,不妨就改成默念;一發覺自己昏沉想睡覺,就馬上轉換大聲念佛。一般人念佛時,若只是手裡打著木魚,隨意念著,是無法得到念佛的利益的。

     

    念佛時,每一句佛號要都能從嘴巴出,從耳朵聽進去,聲聲喚醒自心。就像一個人睡得很熟,旁邊有人叫著他的名字,這個人就能被叫醒。所以,念佛是最能攝心的。

     

    現在的人不肯念佛,是因為輕視西方;不知道求生西方淨土,是大福慧的人的選擇。

     

    看看四周,一天中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不要說往生西方了,就是能升天的,千百人中都少有一個。有一些自負的修行者,也只是不失掉這個人身而已。佛陀慈悲而教導了念佛法門,為什麼我們卻不肯念佛呢?

     

    (蓮池大師/〈警眾〉)

     

    持名念佛

     

    想要快些脫離輪迴的苦迫,沒有比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更好的方法了。如果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又沒有比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更重要的了。信而堅定不移,願而至心懇切,雖然是散心念佛,也一定往生。信心不真,願心不猛,就算是一心不亂,也與往生無緣。

     

    「信」,要信些什麼呢?一、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二、信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三、信六方諸佛的讚嘆。社會上一般的正人君子,都不隨便妄語了,更何況是阿彌陀佛、釋迦佛、及六方的諸佛呢?如果連佛的話都不能相信的人,實在是很難度的啊!所以,一定要生起深切的信心,不要疑惑不定。

     

    什麼是「願」?在任何時候,都要對這娑婆世界的生死苦迫感到厭惡,而對淨土的菩提之樂,心生渴仰與嚮往。日常不管做什麼,是善是惡,只要是善行,就回向求生淨土;惡事,就懺悔發願往生。除了求生淨土外,沒有其他第二個選擇,這就是「願」。

     

    當具足了信、願而來念佛,念佛就成了往生西方的正行,改惡修善都是助行。然後隨著工夫的深淺,而分為往生的九品四土,這只要自己覺察就能明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散亂漸少者,是下品中生;不散亂者,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是中品的上、中、下三生。若念至事一心不亂,而斷見惑、思惑,也能伏斷無明者,就是上品的三生。能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的,是凡聖同居淨土;見、思二惑斷盡而往生者,是方便有餘淨土;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是實報莊嚴淨土;信願持名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則為常寂光淨土。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二.

     

    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

     

    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沒有什麼奇特的,要訣就是「深信」、「力行」。念佛要達一心不亂,沒有其他的方法,在最初練習的時候,必須利用念珠計數,數得分明。一天計畫念多少聲,就要決定一聲也不缺地做完功課。久了就會純熟,可以不念自念,佛號自然從心中產生。能練習到這樣,念佛時用念珠計數也可以,不計數也沒關係。不要剛開始學習念佛,就盡說些好看話:什麼不著相,什麼圓融自在,這些都是信不深,行不力。就算說得頭頭是道,和解脫生死有什麼關係呢?臨命終時,能用得上力嗎?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

     

     

     

     

     

     

     

    ----轉載{香光莊嚴91期}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自己的貴人,不可貌相,求佛不如求心 

    [心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覺者)」(金剛經) 
      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和lenyan.idv.tw盟友會面時,雖其為凡人的外相,後來漸漸發現她(內在)其實是觀音!」可見佛菩薩早已「滲透」週遭成「臥底」(菩薩四攝法之一:同事)所以從此特別注意『莫以貌取人』=『做自己的貴人』,以「人人皆有成佛的潛能,平等、平等,沒有誰比誰厲害,弟『maybe不過出發得比較早而已...哪有什麼?』」自居^___________^
     ---------------人不可貌相---------------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有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想住宿。無奈飯店的服務生說:「抱歉,今天已滿房。若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支援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再次置身於風雨中....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還蠻乾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這位年輕人很誠懇地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地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地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徵,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毋庸置疑的是他遇到了「貴人」(菩薩)......
     ★可是如果當晚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幸福高峰!
       不要因為『著相』而輕忽任何一個人! 
       也不要因為『著相』而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
       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我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莫以貌取人,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好幾年前,哈佛校長的『
    著相,以貌取人』(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付了很大的代價.......
       有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而她的丈夫則是穿著布製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校長的祕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的說:「我們要見校長。」  
       祕書很不禮貌的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鐘頭,祕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然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裡,於是終於通知校長說:「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校長很有尊嚴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面對這對夫婦。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園裡為他立一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會像墓園一樣。」 
       女士很快的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的看了一下條紋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裝,然後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七百五十萬元。」
       這時,這位女士沈默不講話了。
       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
    志得意滿、以『自我為中心』時其實是輸的開始)只見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那我們何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她的丈夫點頭同意。  
      而哈佛的校長覺得很困惑。就這樣,史丹佛先生夫人(Mr. and Mrs. Leland Stanford) 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幸福高峰!
       不要因為『著相』而輕忽任何一個人! 
       也不要因為『著相』而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
       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andyhuang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